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众山寒叠翠,两派绿分声全文

众山寒叠翠,两派绿分声

出处:《处州洞溪
唐 · 方干
气象四时清,无人画得成。
众山寒叠翠,两派绿分声
坐月何曾夜,听松不似晴。
混元融结后,便有此溪名。

拼音版原文

xiàngshíqīngrénhuàchéng
zhòngshānhándiécuìliǎngpài绿fēnshēng

zuòyuècéngtīngsōngqíng
hùnyuánróngjiéhòu便biànyǒumíng

注释

气象:指自然界的景色和氛围。
四时:四季。
清:清新,明净。
无人画得成:没有人能画出这样的美景。
众山:众多的山峰。
寒叠翠:在寒冷中山色层层叠叠,苍翠欲滴。
两派:两条支流。
绿分声:绿色的水流因分流而产生不同的声音。
坐月:在月下静坐。
何曾夜:仿佛夜晚未曾真正来临。
听松:聆听松树的声音,这里指松涛。
不似晴:与晴朗天气下的感觉不同。
混元:指宇宙原始的混沌状态。
融结:融合凝聚。
后:之后。
此溪名:这条溪流的名字。

翻译

四季的风景清新秀丽,美到无人能用画笔描绘。
众多山峰在寒冷中层叠苍翠,两条溪流分隔开绿意,各自流淌声响。
坐在月下,仿佛夜色未曾降临,静听松涛,不像晴天那般宁静。
混沌元气融合凝结之后,就有了这条溪流的名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山水画面。"气象四时清,无人画得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认为它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无法企及的。"众山寒叠翠,两派绿分声"则具体描写了山川的层次和溪流的声音,给人以深远和清新之感。

"坐月何曾夜,听松不似晴"这一句通过对比夜晚的静谧与白天的喧嚣,表达了诗人对月光下的寂静情境的独特体验。最后两句"混元融结后,便有此溪名"暗示了这处山水自古以来就因其自然景观而闻名。

整首诗通过精妙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