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水欢迎骨肉恩,子母再见无由缘
出处:《赭衣舂》
宋 · 张登辰
赭衣舂永巷,酸风起暮杵。
声声碎妾心,妾儿痛隔三千里。
灞水欢迎骨肉恩,子母再见无由缘。
谁将鸩羽饮龙子,晨猎上林如意死。
妾耳纵能闻,妾目那能视。
妾口纵能言,妾足安能履。
白日改色天容愁,未央宫中桐叶秋。
堂堂丰沛龙准公,三尺造汉烹英雄。
击布归来尚无恙,预置股肱如指掌。
明知戆勃可安刘,何为存妾子母无良谋。
声声碎妾心,妾儿痛隔三千里。
灞水欢迎骨肉恩,子母再见无由缘。
谁将鸩羽饮龙子,晨猎上林如意死。
妾耳纵能闻,妾目那能视。
妾口纵能言,妾足安能履。
白日改色天容愁,未央宫中桐叶秋。
堂堂丰沛龙准公,三尺造汉烹英雄。
击布归来尚无恙,预置股肱如指掌。
明知戆勃可安刘,何为存妾子母无良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赭衣:囚衣。永巷:监狱中的长巷。
酸风:悲凉的风。
龙子:对皇帝的尊称。
上林:皇家园林。
明知:清楚地知道。
戆勃:忠诚而鲁莽的人。
刘:指刘姓王朝。
翻译
身穿囚衣在长巷劳作,傍晚寒风吹过捣衣棒。每一声都敲碎我心,我和孩子相隔千里痛断肠。
灞水流淌着骨肉团聚的期盼,母子重逢却无缘相见。
是谁毒害了龙子,让他清晨狩猎于上林,如意般死去。
我的耳朵虽能听见,但目光怎能穿透黑暗。
嘴巴虽能言语,脚步却无法再前行。
白日失色,天容满是忧愁,未央宫中桐叶飘零秋已深。
威严的丰沛王族,亲手在三尺之地烹煮英雄。
归来时依然安然无恙,他的亲信如同臂膀和手指般熟悉。
明明知道忠诚愚直能保刘氏平安,为何还要设计我们母子的未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在黄昏时分,独自一人在永巷中舂衣,感受着酸风和暮色中的哀愁。每一次听到敲打衣物的声音,都让她的心碎了,她的儿子与她相隔三千里,心痛不已。
诗人通过“灞水欢迎骨肉恩”一句,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和盼望能与亲人团聚,但现实却是难以如愿。接着提到的“谁将鸩羽饮龙子,晨猎上林如意死”,则是表现了一种无奈和悲哀的情感,似乎是在反问天命或命运,为何让人如此痛苦。
随后,她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尽管她耳朵能听见声音、眼睛能看见景象、嘴巴能说出话语、脚步能走过路程,但这些都无法弥补与亲人的分离。"白日改色天容愁,未央宫中桐叶秋"则描绘了一种秋意浓重的萧瑟之感,反映了内心的忧郁。
在最后几句中,“堂堂丰沛龙准公,三尺造汉烹英雄”可能是在赞美丈夫或某位英雄人物,但紧接着“击布归来尚无恙,预置股肱如指掌”则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不满。诗歌结尾处,“明知戆勃可安刘,何为存妾子母无良谋”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诗通过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中种种无奈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切的哀愁与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