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江湖青桂暮,关塞白榆秋全文

江湖青桂暮,关塞白榆秋

明 · 宗臣
一尊那忍负,永夜坐堪酬。
凤岂吹箫落,人疑鼓瑟游。
江湖青桂暮,关塞白榆秋
明月无南北,泠然万里愁。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宗臣所作的《同李于鳞徐子与梁公实夜过王元美》。诗人以夜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一尊那忍负,永夜坐堪酬。” 开篇即以酒杯和长夜起兴,表达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酒杯象征着友谊的深厚,而长夜则暗示着时间的悠长,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是在漫长的夜晚,也愿意与友人共度,享受这份难得的相聚时光。

“凤岂吹箫落,人疑鼓瑟游。” 这两句运用了神话和传说中的意象,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凤,常被视为祥瑞之鸟,吹箫落凤,象征着高洁的友谊和超凡脱俗的情谊;鼓瑟游人,则寓指音乐之美与心灵的共鸣,仿佛在夜色中游荡,寻找那份心灵深处的慰藉。

“江湖青桂暮,关塞白榆秋。” 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广阔的历史时空之中。江湖青桂暮,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而关塞白榆秋,则勾勒出边疆的苍凉与肃穆。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景象,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

“明月无南北,泠然万里愁。” 最后两句收束全诗,以明月作为贯穿全诗的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历史的共同感悟。明月无论在南在北,都同样明亮,象征着友谊和真理的永恒不变。而“泠然万里愁”,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孤独与忧思,这种忧思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成为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传说的描绘,以及对友情、时间、空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