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侯能骑矍铄马,席上亦赋竞病诗
出处:《戏答仇梦得承制》
宋 · 黄庭坚
仇侯能骑矍铄马,席上亦赋竞病诗。
玄冬未雷苍蛇卧,玉山无年天马饥。
三年荷戈对摇落,十倍乞弟亦可缚。
何如万骑出河西,捕取弄兵黄口儿。
玄冬未雷苍蛇卧,玉山无年天马饥。
三年荷戈对摇落,十倍乞弟亦可缚。
何如万骑出河西,捕取弄兵黄口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仇侯:指仇人或者有威望的人物。矍铄马:形容老马仍然矫健。
竞病诗:与疾病斗争的诗歌。
玄冬:深冬。
苍蛇:比喻冬季的寂静。
玉山:雪山或代指边疆。
天马:象征勇猛的战马。
饥:饥饿。
荷戈:手持武器。
摇落:落叶,象征衰败。
乞弟:请求援助的敌人。
缚:捆绑。
万骑出河西:大规模出征到河西地区。
捕取:捕捉。
弄兵:玩弄武艺,炫耀军力。
黄口儿:小孩子,此处可能指敌方年轻士兵。
翻译
仇侯能够驾驭矫健的老马,宴席上也吟咏着与疾病抗争的诗篇。在寒冬还未听到雷声时,如同苍龙静卧,玉山(雪山)上的天马因无食物而饥饿。
三年来持戈面对落叶飘零,即使十倍于敌的兵力也能被我捆绑。
哪比得上率领万马从河西出击,捕捉那些玩弄武艺的小孩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戏答仇梦得承制》。诗中,黄庭坚以轻松戏谑的笔调,描绘了仇侯(仇梦得)虽年事已高仍能骑健马的形象,以及在宴席上吟咏诗歌的才情。他以“玄冬未雷”和“苍蛇卧”象征冬季的寂静与严寒,暗示了仇侯坚韧不屈的性格,即使在艰难岁月里也能保持豪迈。
诗人接着描述了仇侯在战乱中的坚韧,手持武器抵御落败之态,即使是身处困境,也比那些需要求助于人的兄弟更有力量。最后,诗人提出疑问,为何不采取更为直接的方式,率领大军横扫河西,教训那些玩弄武力的年轻人,显示出对仇侯英勇精神的推崇和对敌人的不屑。
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比和反问,赞扬了仇侯的勇猛和智谋,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英雄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