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西门彻悬霤,故整烟艇寻苕川
笔床茶灶向何许,往来洞庭林屋间。
旧闻西门彻悬霤,故整烟艇寻苕川。
却惊天柱矗云表,势与太华争擎天。
幅巾跨马及晓鼓,逸思自觉奔春泉。
其谁从者二妙士,金庭老客南昌仙。
齐驱共语失长道,但见平阪连桑田。
篮舆后继独不语,鼻息栩栩山耸肩。
岗回涧曲若无路,万叠老翠漫秋烟。
三山对起锁诘屈,仅容蹄辙通人寰。
羊肠移险在平地,九疑山色荒联绵。
穿松酌水寻二洞,低隐岩腹高山巅。
山巅石室如列厦,接肘可置千宾筵。
最怜西洞隔凡处,凝乳络壁留空圆。
我将拂袖去不返,戏击雷鼓挥神鞭。
三华宝衣立可致,九赤班符何足传。
只将尻与驾神马,岂顾家火烧凡铅。
又疑灵物之所宅,卵孕变化蟠蜿蜒。
金龙玉简投不满,恐复下与东溟连。
我嗟何地非圣处,火聚正坐青云軿。
目前阊阖昼自启,电顷已超天地先。
正缘一念重山岳,障碍何啻重城坚。
就令信脚到仙宇,凡骨至死包腥膻。
胶胶世网浪自缠,会当去之如蜕蝉。
谁能白衣傍金马,且复锦袍乘钓船。
金庭客,南昌仙,他年与我乘八景,举手少别三千年。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游历洞霄宫的奇幻之旅,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超凡脱俗之境。首句“太湖隐吏迂且顽”以轻松幽默的口吻开篇,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性格特点,随后通过“手扳柱颊看西山”、“笔床茶灶向何许”等细节,展现了他们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旧闻西门彻悬霤,故整烟艇寻苕川”两句,表达了对过去传闻的追寻与探索精神,而“却惊天柱矗云表,势与太华争擎天”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洞霄宫的壮丽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幅巾跨马及晓鼓,逸思自觉奔春泉”描绘了清晨出游的情景,诗人与友人骑马前行,思绪飘荡,仿佛与清泉共舞。接着,“其谁从者二妙士,金庭老客南昌仙”点明了随行者的身份,增添了神秘色彩。
“齐驱共语失长道,但见平阪连桑田”表现了旅途中的对话与思考,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感悟。“篮舆后继独不语,鼻息栩栩山耸肩”则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心境。
“岗回涧曲若无路,万叠老翠漫秋烟”描绘了曲折幽深的山路,以及沿途的自然风光,充满了诗意。“三山对起锁诘屈,仅容蹄辙通人寰”则以夸张手法,形容了道路的狭窄与险峻。
“羊肠移险在平地,九疑山色荒联绵”进一步展示了旅途的艰难与壮观景色。“穿松酌水寻二洞,低隐岩腹高山巅”则描绘了深入山洞的探险过程,充满了神秘与冒险的气息。
“山巅石室如列厦,接肘可置千宾筵”展现了洞穴内的宏伟与壮观,而“最怜西洞隔凡处,凝乳络壁留空圆”则表达了对特定洞穴的特别喜爱与赞美。
最后,“我将拂袖去不返,戏击雷鼓挥神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三华宝衣立可致,九赤班符何足传”则暗示了对仙境的追求与向往。“只将尻与驾神马,岂顾家火烧凡铅”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超越。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次充满奇遇与哲思的旅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对超凡脱俗境界的深刻感悟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