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葡萄柯叶悴,夜郎蒟酱信音沈
出处:《闻英寇云南俄寇伊犁感愤成作》
清末民国初 · 梁启超
涕泪已消残腊尽,入春所得是惊心。
天倾已压将非梦,雅废夷侵不自今。
安息葡萄柯叶悴,夜郎蒟酱信音沈。
好风不度关山路,奈此中原万里阴。
天倾已压将非梦,雅废夷侵不自今。
安息葡萄柯叶悴,夜郎蒟酱信音沈。
好风不度关山路,奈此中原万里阴。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梁启超在听到英寇入侵云南和俄寇侵占伊犁的消息后,内心深感忧虑和愤慨的情感。首句"涕泪已消残腊尽,入春所得是惊心",描绘了诗人从寒冬的泪水到春天来临仍无法释怀的震惊心情,暗示了时局动荡带来的强烈冲击。
"天倾已压将非梦,雅废夷侵不自今",进一步揭示了国家危难的现实,"天倾"象征着国势如颓,"雅废夷侵"则指外敌侵略不断,诗人感叹这种局面并非梦境,而是残酷的现实。
"安息葡萄柯叶悴,夜郎蒟酱信音沈",通过"安息"和"夜郎"的历史典故,暗指边疆地区的困顿与消息不通,葡萄和蒟酱本是异域之物,此处寓言边疆的凋敝,通信中断,令人担忧。
最后两句"好风不度关山路,奈此中原万里阴",以自然景象作结,"好风"寓意希望,但关山阻隔,好风无法吹散万里阴霾,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局势改善的期盼无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梁启超作为爱国知识分子面对民族危机时的悲愤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