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尔心肉剜,令我眉峰攒
出处:《宝林寺二首 其一》
宋 · 宋日隆
年来试凋邑,如僧住破庵。
颇识众因果,宁忍事嗔贪。
晨飧虽不饱,夜梦却自安。
缅怀使里内,何异一室间。
痛痒举切身,恻怛失欢颜。
曾徵三异政,勿见两暑寒。
皇帝念闽壤,扫帅田从班。
红旗已开阃,紫气且度关。
负弩拟郊迎,襆被出市阛。
瞻蚀草木荣,觉此天地宽。
禾实吐离离,泉泻鸣潺潺。
一稔已可期,百忧顿能删。
群来乡士秀,共诉里胥奸。
飞走宁有据,乞取苦无端。
伤尔心肉剜,令我眉峰攒。
刑非所乐用,欲已良亦难。
五百决臀杖,雄卒捏手环。
于以宽民力,于以警吏顽。
亭午发丹阳,薄暮抵精蓝。
瓣香谒独觉,且过借一箪。
临风饱清供,穿云漫怀惭。
候骑未来报,主僧且盘桓。
桑下无三宿,挑包过别山。
颇识众因果,宁忍事嗔贪。
晨飧虽不饱,夜梦却自安。
缅怀使里内,何异一室间。
痛痒举切身,恻怛失欢颜。
曾徵三异政,勿见两暑寒。
皇帝念闽壤,扫帅田从班。
红旗已开阃,紫气且度关。
负弩拟郊迎,襆被出市阛。
瞻蚀草木荣,觉此天地宽。
禾实吐离离,泉泻鸣潺潺。
一稔已可期,百忧顿能删。
群来乡士秀,共诉里胥奸。
飞走宁有据,乞取苦无端。
伤尔心肉剜,令我眉峰攒。
刑非所乐用,欲已良亦难。
五百决臀杖,雄卒捏手环。
于以宽民力,于以警吏顽。
亭午发丹阳,薄暮抵精蓝。
瓣香谒独觉,且过借一箪。
临风饱清供,穿云漫怀惭。
候骑未来报,主僧且盘桓。
桑下无三宿,挑包过别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僧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与豁达。开篇两句“年来试凋邑,如僧住破庵”直接设置了一个荒凉古寺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岁月沧桑的情境。
颇识众因果,宁忍事嗔贪。
晨飧虽不饱,夜梦却自安。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智慧与超然,他认识到世间种种因缘,但并不因此而生嗔恨或贪婪。即便生活简陋,也能心境平和,这是对内在精神世界的强调。
缅怀使里内,何异一室间。
痛痒举切身,恻怛失欢颜。
诗人通过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与身体上的疼痛感受的描绘,表达了一种隔绝与孤独,但这种感觉并不影响他的心境,这是对精神独立的一种颂扬。
曾徵三异政,勿见两暑寒。
皇帝念闽壤,扫帅田从班。
这几句似乎在提及朝廷的变迁和统治者对边疆地区的关怀。红旗开阃、紫气度关,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意味着权力与神秘力量的展现,同时也是对皇帝恩泽所及之地的一种描绘。
负弩拟郊迎,襆被出市阛。
瞻蚀草木荣,觉此天地宽。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感受到了天地间的广博与自在,这是他内心境界的一种写照。
以下内容则更多地涉及了生活琐事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展望。整体来看,此诗不仅描绘了一位僧人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更通过其独特的人生态度,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在纷扰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与自在,是一种难得的精神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