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君莫爱,且作汉朝臣
出处:《题大理黄主簿湖上高斋》
唐 · 刘长卿
闭门湖水畔,自与白鸥亲。
竟日窗中岫,终年林下人。
俗轻儒服弊,家厌法官贫。
多雨茅檐夜,空洲草径春。
桃源君莫爱,且作汉朝臣。
竟日窗中岫,终年林下人。
俗轻儒服弊,家厌法官贫。
多雨茅檐夜,空洲草径春。
桃源君莫爱,且作汉朝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湖水畔:湖边。自与:独自。
白鸥:海鸥。
竟日:整天。
窗中岫:窗前的山峦。
林下人:隐居者。
俗轻:世人轻视。
儒服弊:破旧的儒生衣。
法官贫:法官的贫穷。
茅檐:茅草屋顶。
空洲:空旷的洲渚。
草径:小径。
桃源:世外桃源。
君莫爱:你不要留恋。
汉朝臣:汉朝的臣子。
翻译
我独自居住在湖边小屋,与白鸥为伴。整天在窗前眺望山峦,整年生活在树林之中。
世人看不起破旧的儒生衣衫,我家也厌倦了法官的清贫生活。
夜晚雨打茅屋,春天草木茂盛的小径空旷。
桃源的美景虽好,我还是选择做汉朝的臣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闭门自守,湖水旁与白鸥为伴,窗前有岫石,终年在林下度过。这里的“闭门”和“终年”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放弃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俗轻儒服弊,家厌法官贫。”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士大夫阶层的轻视,以及对家庭中法官职位的不满。"儒服弊"可能指的是儒生们穿着的朝服已经破旧,不再追求外在的荣华;“家厌法官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中法官职位的貧困感到厌倦。
“多雨茅檐夜,空洲草径春。”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幽静的自然环境。雨夜中的茅屋和春天里的空旷小岛上的草径,都给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感觉。
最后,“桃源君莫爱,且作汉朝臣。”这里的“桃源”指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那个理想化的隐逸之地。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这样的仙境,也不如当一名汉朝的臣子。这句话可能带有一丝自嘲或者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