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清明后三日偕陈尧伯冼衍孔卢少虚南浦泛舟遇雨赏析

清明后三日偕陈尧伯冼衍孔卢少虚南浦泛舟遇雨

明 · 李畅
春流南浦绿,泛棹晚风前。
对酒争传曲,狂歌独扣舷。
山云来骤雨,岸火起新烟。
何处兰桡女,褰裳湿采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后第三天,一群朋友在南浦泛舟的情景,以及随后遇到的雨天。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的和谐交融。

首句“春流南浦绿”,开篇即点出季节与地点,绿意盎然的春水在南浦流淌,为整幅画面铺垫了生机勃勃的基调。接着,“泛棹晚风前”描绘了人们乘船于傍晚微风中的场景,营造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

“对酒争传曲,狂歌独扣舷”两句,通过“争传曲”和“独扣舷”的对比,展现了聚会中既有热闹欢腾的一面,也有个人独立抒发情感的时刻,生动地刻画了社交场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山云来骤雨,岸火起新烟”则将视线转向自然界的变幻,山间云雾突然带来了急雨,岸边升起袅袅炊烟,这种自然与人文的交织,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诗意。

最后,“何处兰桡女,褰裳湿采莲”以问句形式收尾,仿佛在询问那些在雨中仍坚持采莲的女子,她们是否也在这场意外的雨中感受到了别样的清凉与宁静。这一问,不仅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表达了对生活中小确幸的向往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生活中不经意间的美好瞬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