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馆职应诏和元夕
景焰煌煌浮魏阙,清光穆穆抱尧天。
皇明烛远辉星斗,睿唱宣和胜管弦。
十二明珠供照乘,夜光飞出九重渊。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黎元:百姓,指民众。桂月兰灯:桂花盛开的夜晚,用兰花装饰的灯笼。
魏阙:古代宫殿的高大建筑,代指朝廷。
尧天:象征着圣明君主的统治时期。
皇明:皇帝的英明光辉。
睿唱:皇帝的明智之言。
照乘:照亮道路的车乘。
九重渊:指深宫,皇宫的代称。
翻译
太平盛世的欢乐之事惠及百姓,桂花月色与兰花灯影照亮了无数个年头。明亮的景象映照着魏阙,清朗的光辉环绕着圣洁的天空,象征着尧帝的仁德。
皇上的智慧之光照亮远方,如同星辰,他的明智之言比音乐更动人。
十二颗明珠闪耀,为出行的车辆提供照明,仿佛夜光从深深的皇宫中飞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而典雅的夜晚宴会,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豪华与和谐。
"太平乐事及黎元,桂月兰灯照有年。"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个祥和安宁的氛围,"太平乐事"指的是国泰民安、万事兴隆的美好时光,而"黎元"则是古代对皇帝的尊称,结合后文,可知此处应指宴会主角。"桂月兰灯照有年"中的"桂月"暗示了秋夜的清凉和明亮,"兰灯"则可能是一种宫中特有的装饰,"照有年"表达了一种长久如一日的美好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景焰煌煌浮魏阙,清光穆穆抱尧天。" 这里通过对宴会场所的描写,强化了豪华与辉煌的感觉。"景焰煌煌"形容的是宫中的灯火灿烂,好不容易;"浮魏阙"则是说这些光芒仿佛漂浮在空中,如同古代传说的仙界楼阁。"清光穆穆抱尧天"一句,则让人感觉到夜晚的宁静与明净,仿佛连星辰都能拥抱。
随后两句:"皇明烛远辉星斗,睿唱宣和胜管弦。" 描述的是宴会中的灯光照耀如同遥远的星辰,而音乐也达到了最高境界。"皇明烛"指的是宫中用来点亮夜晚的特殊蜡烛;"远辉星斗"则是说这些烛火的光芒仿佛能照到天上的星星。"睿唱宣和胜管弦"一句,展现了宴会上高雅的音乐艺术,其中"睿唱"表明歌声美妙而富有智慧,"宣和"则是指音乐的和谐与美好,而"胜管弦"则强调了乐器演奏的精湛技艺。
最后两句:"十二明珠供照乘,夜光飞出九重渊。" 描绘的是宴会上的灯饰与夜晚的光线。"十二明珠"可能是指一种特殊的宫廷装饰,数量上对应着古代的天干地支之类,而"供照乘"则说这些珍贵的灯饰被用来照亮皇帝或高级官员的座驾。"夜光飞出九重渊"一句,则形容了宴会场所的光线如同流水般从深邃的宫殿中涌出,"九重"在此可能暗示着宫廷的层次与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宴会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宫廷文化的繁华和艺术成就,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