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汪佥事登北固楼送同年佥事之各府州县分治 韵就送朝京
日月丽天钟阜近,风霜捲地浙江秋。
敕书按俗乘骢马,旄节还朝驾鹢舟。
自古长才宜大用,太平功业焕皇猷。
词语解释
北固的意思:山名。固,也写作“顾”。在今 江苏省 镇江市 东北。有南、中、北三峰。北峰三面临江,形势险要,故称“北固”。 南朝 梁武帝 曾登此山,谓可为 京口 壮观,改曰“北顾”。参阅《世说新语·言语》“ 荀中郎 在 京口 ,登 北 固 望海云” 刘孝标 注引《南徐州记》、《南史·临川静忠王宏传》。 元 萨都剌 《偕曹克明登北固楼》诗:“ 江南 三月万花柳, 北固山 头一回首,东风吹緑 扬子江 ,灧灧红波泻春酒。”...
长才的意思:优异的才能。 唐 白居易 《答杜兼谢上河南少尹知府事表文》:“亚理以明慎选,专领以展长才。”《金史·宣宗纪》:“内负长才不为人所知者,听赴招贤所自陈。”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策划赖长才,腐朽化神奇。”...
朝驾的意思:早上驾车出发。《国语·鲁语下》:“非以求远也,以 鲁 之密邇於 齐 ,而又小国也; 齐 朝驾则夕极於 鲁国 ,不敢惮其患,而与 晋 共其忧。” 唐 杜牧 《罪言》:“ 黎阳 距 白马津 三十里, 新乡 距 盟津 一百五十里,陴垒相望,朝驾暮战,是二津虏能溃一,则驰入 成皋 不数日间。”...
乘骢的意思:《后汉书·桓典传》:“﹝ 典 ﹞辟司徒 袁隗 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 典 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驄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驄马御史。’”后因以“乘驄”指侍御史。 唐 杜甫 《哭长孙侍御》诗:“礼闈曾擢桂,宪府旧乘驄。” 唐 杜甫 《渝州候严侍御不到先下峡》诗:“闻道乘驄发,沙边待至今。” 唐 韦应物 《寄洪州幕府卢二十二侍御》诗:“忽报 南昌 令,乘驄入郡城。”《剪灯馀话·泰山御史传》:“纠察每侍於帝傍,讜论佇闻於白简。期迈揽轡 范滂 之右,肯居乘驄 桓典 之间。”...
敕书的意思:皇帝慰谕公卿、诫约朝臣的文书之一。《新唐书·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六曰论事敕书,戒约臣下则用之;七曰敕牒,随事承制,不易於旧则用之。” 吴晗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兵部右侍郎虽只是正三品官,却因为是中央官,又是皇帝特派的,奉有敕书(皇帝的手令)可以便宜行事,是中央派驻地方的最高官员,职权就在三司之上了。”参阅《唐六典·中书省》、《新唐书·百官志二》。...
骢马的意思:亦作“騘马”。1.青白色相杂的马。 南朝 宋 鲍照 《结客少年场行》:“騘马金络头,锦带佩 吴 钩。” 南朝 梁 《骢马》诗:“驄马鏤金鞍,柘弹落金光。” 唐 李贺 《浩歌》:“青毛騘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清 孙枝蔚 《艳曲》之二:“青楼十万户,驄马向谁家。”(2).指御史所乘之马或借指御史。 唐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二:“见君乘驄马,知上 太行 道。” 唐 丘为 《湖中寄王侍御》诗:“驄马真傲吏,翛然无所求。” 明 郑善夫 《送苏侍御从仁使蜀》诗:“驄马今何去,玄冥岁已残。...
大用的意思:◎ 大用 dàyòng[empower;put sb. in important position] 重用皇上欲大用康先生。——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风霜的意思:[释义](名)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 [构成]并列式:风+霜 [例句]饱经风霜。(作宾语)...
功业的意思:[释义](名)功勋事业。 [构成]并列式:功+业 [例句]博物馆展示了刘将军的功业。(作宾语)...
还朝的意思:返回朝廷。《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二十九年冬,还朝,上以御所乘苍鹰船上迎之。” 元 吴澂 《贾侯修庙学颂》:“ 至大 二年,还朝拜户部尚书。”《儒林外史》第一回:“入了 浙江 境,才打听得 危素 已还朝了。”...
皇猷的意思:帝王的谋略或教化。 南朝 梁 沉约 《齐太尉文宪王公墓铭》:“帝图必举,皇猷谐焕。”《北史·牛弘传》:“今皇猷遐阐,化覃海外。” 唐 岑参 《送颜平原》诗:“吾兄镇 河朔 ,拜命宣皇猷。”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孙准奏》:“只为奸邪元老,济恶羣雄,浊乱皇猷。”《清史稿·礼志一》:“ 太祖 肇兴帝业, 太宗 继述皇猷,功德并隆,咸宜崇祀。”...
京口的意思:古城名。在今 江苏 镇江市 。公元209年, 孙权 把首府自 吴 ( 苏州 )迁此,称为 京城 。公元211年迁治 建业 后,改称 京口镇 。 东晋 、 南朝 时称 京口城 。为古代 长江 下游的军事重镇。《宋书·武帝纪上》:“公大喜,逕至 京口 ,众乃大安。”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诗:“ 京口 正用兵,仓皇过 瓜步 。”...
丽天的意思:(1).谓附着于天。语出《易·离》:“日月丽乎天。” 孔颖达 疏:“日月丽乎天,百穀草木丽乎土者,此广明附著之义。”《晋书·地理志上》:“星象丽天,山河纪地。” 唐 刘禹锡 《唐故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粲焉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人望而敬者,五行而已。”(2).谓光华照耀的天宇。比喻德行昭美。《汉武帝内传》:“若蒙圣誥於即日,臣伏听丽天之教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日月挟虫鸟之瑕,不妨丽天之景。” 明 宋濂 《水北山房记》:“当大明丽天,万物毕照。”...
旄节的意思:(1).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用作信物。《史记·秦始皇本纪》“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唐 张守节 正义:“旄节者,编毛为之,以象竹节,《汉书》云‘ 苏武 执节在 匈奴 牧羊,节毛尽落’是也。” 宋 梅尧臣 《送马仲涂司谏使北》诗:“每逆龙鳞司諫諍,又持旄节使 阴山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苏属国 之旄节终留, 庾开府 之江关永弃。”(2).镇守一方的长官所拥有的节。 唐 李嘉祐 《送从弟归河朔》诗:“诸将矜旄节,何人重布衣。”《新唐书·杨汝士传》:“ 开成 初,繇兵部侍郎为 东川 节度使。时...
日月的意思:◎ 日月 rìyuè(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舒心的日月(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太平的意思:[释义](形)指社会平安,安宁。 [构成]偏正式:太(平 [例句]天下太平。(作谓语)...
天钟的意思:(1).上天钟秀,上天所赋予。 唐 薛能 《桃花》诗:“秀气自天钟,千年易难逢。”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旅病托栖》:“又兼他明敏天钟,诗书寓目都成诵。”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五六:“一自天钟第一流,年来花草冷 苏州 。”(2).见“ 天鐘 ”。亦作“ 天钟 ”。道家的一种叩齿法。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左相叩为天鐘,卒遇凶恶不祥叩之。”《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齿之法,左右相叩,名曰扣天鐘。”参见“ 天鼓 ”。...
浙江的意思:(1).水名。即 钱塘江 。《庄子》作 制河 ,《山海经》、《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作 浙江 ,《汉书·地理志》、《水经》作 渐江水 。古人所谓 浙 渐 ,实指一水。参阅 王国维 《浙江考》。(2).省名。简称 浙 。在我国东部沿海。以境内 钱塘江 旧称 浙江 得名。...
豸角的意思:(1).獬豸的角。獬豸,古代传说中神兽。生一角,能别曲直,触邪佞。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鹰韝中病下,豸角当邪触。纠谬静 东周 ,申冤动南 蜀 。” 明 何景明 《寿许司马》诗:“触邪持豸角,纠繆逆龙鳞。”(2).见“ 豸角冠 ”。...
钟阜的意思:(1).指神话传说中地处极北、气候苦寒的 钟山 。《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 关 外一区,悵望 钟阜 。” 李善 注引 许慎 曰:“ 钟阜 ,北陆无日之地。”参见“ 钟山 ”。(2).指 紫金山 。 唐 唐彦谦 《金陵九日》诗:“九重天近瞻 钟阜 ,五色云中望 建章 。” 宋 洪咨夔 《荆公》诗:“养就祸胎身始去,依然 钟阜 向人青。” 孙雨林 《皖江血·追悼》:“ 清 廷已倒,看云封 钟阜 ,风静 江 皋,共和政府好把乾坤重造。”参见“ 钟山 ”。...
自古的意思:(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北固楼的意思:楼名。在今 江苏省 镇江市 北固山 上。 晋 蔡谟 首起楼其上,以贮军实, 谢安 复营葺之。是后崩坏,顶犹有小亭,登降甚狭。 南朝 梁 萧正义 乃广其路。 大同 十年(公元544年) 梁武帝 登望久之,敕曰:“此岭不足固守,然 京口 实乃壮观。”于是改楼曰“北顾楼”。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一·镇江府》。 梁武帝 有《登北顾楼》诗。 宋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 北固楼 。”...
日月丽天的意思:形容天气晴朗明朗,阳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