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风雨叹赏析

风雨叹

明 · 唐之淳
日日日中风怒号,时复雨雹飞荒郊。
茅栏乍结未深稳,湿透席枕连弓刀。
大阴扬威炎暑斥,青青好山如泼墨。
弊裘不救须臾寒,平地俄惊水三尺。
却忆江南向此时,莲舟羽扇明纤絺。
夜来归梦曾见之,觉后尚续从军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的《风雨叹》,描绘了壬辰年七月壬子日一场狂风暴雨带来的灾难景象。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如“峥嵘巨浪高比山”、“水底长鲸作人立”,展现了海浪的骇人力量和天空的阴暗压抑。他描述了人们惊恐失措的情景,“里人苍黄神屡变”,以及自然灾害对村庄的破坏,“山豗谷汹豺虎嗥,万木尽拔乘波涛”。

诗人的情感随着风雨起伏,从个人的忧虑(“我方停舟在江皋,披衣踞床夜复昼”)到国家的担忧(“潼关以西兵气多,胡笳吹尘尘满河”),再到对世事不如意的感慨(“世间万事不得意,天寒岁暮空蹉跎”)。最后,他发出无奈的感叹:“奈尔苍生何?”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风雨叹》是一首寓言式的诗,借风雨之灾,寓言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常,体现了作者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