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赏析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

唐 · 韩愈
崔君初来时,相识颇未惯。
但闻赤县尉,不比博士慢。
赁屋得连墙,往来忻莫间。
我时亦新居,触事苦难办。
蔬飧要同吃,破袄请来绽。
谓言安堵后,贷借更何患。
不知孤遗多,举族仰薄宦。
有时未朝餐,得米日已晏。
隔墙闻欢呼,众口极鹅雁。
前计顿乖张,居然见真赝。
娇儿好眉眼,裤脚冻两骭。
捧书随诸兄,累累两角丱。
冬惟茹寒齑,秋始识瓜瓣。
问之不言饥,饫若厌刍豢。
才名三十年,久合居给谏。
白头趋走里,闭口绝谤讪。
府公旧同袍,拔擢宰山涧。
寄诗杂诙俳,有类说鹏鴳。
上言酒味酸,冬衣竟未擐。
下言人吏稀,惟足彪与虥。
又言致猪鹿,此语乃善幻。
三年国子师,肠肚习藜苋。
况住洛之涯,鲂鳟可罩汕。
肯效屠门嚼,久嫌弋者篡。
谋拙日焦拳,活计似锄刬。
男寒涩诗书,妻瘦剩腰襻。
为官不事职,厥罪在欺谩。
行当自劾去,渔钓老葭薍。
岁穷寒气骄,冰雪滑磴栈。
音问难屡通,何由觌清盼。

注释

崔君:指诗中的主人公。
颇:相当, 很。
赤县尉:古代官职名。
博士:古代学官。
赁屋:租赁房屋。
忻:欢喜。
孤遗:孤儿。
薄宦:微薄的官职。
朝餐:早餐。
晏:晚。
欢呼:大声叫好。
鹅雁:比喻声音大。
乖张:不合常理。
真赝:真假。
娇儿:幼子。
骭:小腿。
累累:形容众多。
丱:儿童发式。
茹:吃。
藜苋:野菜。
屠门嚼:比喻粗鄙的生活。
弋者篡:猎人抢夺。
谋拙:谋生手段不足。
锄刬:锄地。
腰襻:腰带。
事职:尽职。
厥罪:他的罪过。
欺谩:欺骗和谎言。
渔钓:归隐。
葭薍:芦苇。
磴栈:山路。
觌:相见。

翻译

崔君初来时,相识颇未惯。
他刚来时,我们还不太熟悉。
只听说他是赤县尉,并非博士般傲慢。
租来的房子能相邻,往来间心情欢畅。
那时我也刚搬家,处理事情诸多困难。
我们一起吃蔬菜粗饭,破衣请人缝补。
原以为生活安定后,借贷就不再担忧。
却不知家中孤儿众多,全靠微薄官职维系。
有时早上没吃早饭,直到中午才有米。
隔着墙听见欢呼声,众人如鹅雁般热闹。
之前的计划落空,现实与想象差距大。
孩子虽小,衣裤已冻到膝盖。
他捧着书跟随兄长学习,稚气未脱。
冬天只吃冷菜,秋天才尝到瓜果。
问他是否饥饿,却吃得像饱食牛羊。
他已有三十年的才名,本应做高级官员。
在官场白头奔忙,从不参与诽谤。
府公曾是同僚,提拔他至偏远山区。
他的诗信充满诙谐,像是说些小人物的事。
诗中提到酒酸冬衣未穿,官场上人少只剩两人。
还说到捕猎猪鹿,实则虚幻。
他曾做国子师,生活简朴如吃野菜。
住在洛阳边缘,鱼虾丰富。
不愿如屠夫般粗俗,厌恶猎人夺人所得。
每日为生计焦虑,如同农夫耕作。
儿子因贫困而疏于学业,妻子瘦得只剩腰带。
做官不尽职,罪过在于欺骗和谎言。
即将自我弹劾离职,归隐芦苇丛。
寒冬腊月,道路结冰滑坡,通信艰难。
如何才能再见你清澈的目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通过对崔君初来时的情景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崔君之间的深厚友情和相互扶持的情谊。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透露出诗人在物资匮乏、生活困顿中的挣扎与坚守。

开篇“崔君初来时,相识颇未惯”,表明崔君刚到不久,与诗人的交情尚浅。紧接着“但闻赤县尉,不比博士慢”一句,则揭示了崔君的才能和身份,即便是地方官吏,也胜过那些只知道装腔作势的学者。

“赁屋得连墙,往来忻莫间”,描述了诗人与崔君之间的邻里关系,他们住在相连的房屋中,彼此往来无间。接着“我时亦新居,触事苦难办”表达了诗人自身也刚搬进新居,对周围环境和事情还不太熟悉,感到困惑和不易应对。

“蔬飧要同吃,破袄请来绽”,则是诗人邀约崔君一起分享简单的食物,并请他帮忙修补破旧的衣服,反映了生活的艰难与友情的温馨。下文“谓言安堵后,贷借更何患”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以及在困境中相互帮助的情谊。

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日常生活细节,如“娇儿好眉眼,裤脚冻两骭”,展现了家境的清贫和孩子的可怜。又如“捧书随诸兄,累累两角丱”则展示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以及在物资匮乏中仍不放弃学习的精神。

通过“冬惟茹寒齑,秋始识瓜瓣”等句子,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以及生活中的点滴乐趣。同时,“问之不言饥,饫若厌刍豢”则表达了在困境中仍旧保持高尚品格,不愿意诉说自己的贫穷和饥饿。

“才名三十年,久合居给谏”,诗人自述自己拥有三十年的文学声誉,但生活依然艰难,只能通过友情的力量来互相安慰。接着“白头趋走里,闭口绝谤讪”则是对未来无奈的叹息和对流言蜚语的避免。

全诗最后几句,通过“寄诗杂诙俳,有类说鹏鴳”等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超越现实,达到一种精神上的飞扬。同时,“上言酒味酸,冬衣竟未擐”和“下言人吏稀,惟足彪与虥”则是在描述生活的艰辛和对物资匮乏的担忧。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生活状态,更通过对友情、学问、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