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感事兴怀至于陨涕追次元韵偶成二篇(其一)
宋 · 朱熹
谁将健笔写崖阴,想见当年抱膝吟。
缓带轻裘成昨梦,遗风馀烈到如今。
西山爽气看犹在,北阙精诚直自深。
故垒近闻新破竹,起公无路祇伤心。
缓带轻裘成昨梦,遗风馀烈到如今。
西山爽气看犹在,北阙精诚直自深。
故垒近闻新破竹,起公无路祇伤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感事兴怀至于陨涕追次元韵偶成二篇》中的第一篇。诗人通过赞美前人的才华与品德,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并结合自身经历,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谁将健笔写崖阴”,以问句形式引出对前人才华的赞叹,暗示前人以豪迈之笔描绘山川之美,留下不朽之作。接着“想见当年抱膝吟”一句,通过想象前人在山中静思的情景,进一步展现其深邃的思想和高洁的品格。
“缓带轻裘成昨梦,遗风馀烈到如今”两句,诗人由前人转而反思自己,将自己过去的生活比作“缓带轻裘”的梦境,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同时,“遗风馀烈到如今”则强调了前人精神的影响深远,即使时间流逝,其影响依然存在。
“西山爽气看犹在,北阙精诚直自深”两句,诗人以自然景观和政治中心为喻,表达了对前人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的赞美。西山的清爽之气象征着前人的清正廉洁,北阙的精诚则代表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
最后,“故垒近闻新破竹,起公无路祇伤心”两句,诗人通过听到旧日战场的消息,联想到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这里的“新破竹”可能暗指战争的破坏,而“起公无路”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的无力感和哀伤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前人成就的赞美和自我反思,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