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斥异己
拼音pái chì yì jǐ
含义排挤、清除和自己意见不同或不属于自己集团派系的人。
出处《晋书·殷顗传》:“顗见江绩亦以正直为仲堪所斥,知仲当逐异己,树置所亲。”
典故出处
《晋书·殷顗传》:“顗见江绩亦以正直为仲堪所斥,知仲当逐异己,树置所亲。”
近义词
排除异己
英文翻译
remove those who disagree with oneself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排挤、清除和自己意见不同或不属于自己集团派系的人。
成语举例:在国民党内部,各军官将士为了升官发财,排斥异己是他们贯用的伎俩。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斥,不能读作“cì”;异,不能读作“yí”。
成语辨形: 己,不能写作“已”或“巳”。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中的“排斥”表示拒绝、抵制,而“异己”指的是与自己意见不同或者不属于自己群体的人或事物。排斥异己意味着对于不同观点和异质文化的不容忍,表达了一种偏见和狭隘的态度。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个人或群体对于异己思想、观点、文化等的排斥和抵制。在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中,当个人或群体对于不同意见或者不同文化的存在感到不安或者威胁时,可能会出现排斥异己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事件和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思想流派和文化背景。由于个人或群体的偏见和狭隘,人们往往会排斥和抵制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或事物。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排斥”和“异己”。
例句
- 1. 他对于不同意见总是排斥异己,不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2. 这个群体对于外来文化始终保持排斥异己的态度。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周围都是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或事物,而自己则对他们进行排斥和抵制的行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偏见”、“狭隘”、“包容”等,以了解更多关于思想和文化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不喜欢我,总是排斥异己,不让我参加他们的游戏。初中生:班级中有一些同学总是排斥异己,不愿意接受新的观点和想法。高中生:在学校的社交圈中,有些人对于不同文化和异己观点持有排斥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