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被甲据鞍在词典中的解释
jiǎān

被甲据鞍

拼音pī jiǎ jù ān

含义形容武将年虽老而壮志不减。

出处《後汉书·马援传》载:汉·马援年六十二,请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许。“援自请曰: ‘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典故出处

  • 《後汉书·马援传》载:汉·马援年六十二,请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许。“援自请曰: ‘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形容武将年虽老而壮志不减。
    成语举例:〖示例〗赵国廉将军,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据鞍走若云。 ★明 刘基《宝林同讲师渴马图歌》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战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东汉初年,国内局势未稳,西北少数民族发生动乱,大将马援62岁了请求带兵出征,光武帝刘秀认为他年迈不允。马援说他还能被甲上马,于是亲自演示自己不减当年威风,光武帝看后十分高兴,称赞他宝刀未老,允许他带兵出征。

详细解释

  • 成语“被甲据鞍”源自《楚辞·天问》:“骖騑被甲,据于鞍。”其中,“被甲”指穿上战甲,准备上战场;“据于鞍”指占据马鞍。成语引申为被人占据了位置,自己无法坐下或无法居住。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被他人占据了位置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比喻被别人抢占了机会或资源。

故事起源

  • 据说,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郑袖的将军,他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被楚王任命为大将军。郑袖得知自己被任命后,非常高兴,立即准备上战场。然而,当他到达马厩时,发现自己的战马被其他人占据了马鞍,无法骑上战马。因此,他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被人占据了位置的尴尬处境。

成语结构

  • 被+ 甲+ 据+ 鞍

例句

  • 1. 他刚买的车被别人占据了座位,他只能站着。2. 这个工作机会被别人抢走了,真是被甲据鞍。

记忆技巧

  • 可以用一个形象生动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刚买的车被别人占据了座位,你只能站着,感到非常尴尬和无奈。这个场景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1. 了解更多关于楚辞的知识,深入了解其中的意境和文化内涵。2. 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3. 阅读相关故事和寓言,了解更多关于被占据位置的情景描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座位被同桌占据了,我只能找别的地方坐了。2. 初中生:我原本想参加班级的辩论比赛,但是被别的同学抢占了机会,真是被甲据鞍。3. 高中生:我本来打算报名参加高考志愿填报辅导班,结果位置被其他同学占了,真是被甲据鞍。

拆字解意

被甲据鞍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