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骨沥髓
拼音chuī gǔ lì suǐ
含义比喻残酷搜括民财。同“敲骨吸髓”。
出处唐·陆贽《论长吏以增户加税辟田为课绩》:“今或重困疲羸,力求附益,捶骨沥髓,隳家取财,苟媚聚敛之司,以为仕进之路。”
典故出处
唐·陆贽《论长吏以增户加税辟田为课绩》:“今或重困疲羸,力求附益,捶骨沥髓,隳家取财,苟媚聚敛之司,以为仕进之路。”
近义词
槌骨沥髓、敲骨吸髓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残酷搜括民财。同“敲骨吸髓”。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残酷剥削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捶,用拳头敲打;骨,人体的骨头;沥髓,指骨髓,也比喻深奥的知识。捶骨沥髓形容用尽全力去学习、研究某种知识或技能,表示非常努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学习或研究过程中付出极大努力、全力以赴的情景。可以用于表扬别人的学习态度或自我激励。
故事起源
- 捶骨沥髓这个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捶骨沥髓,不敢有辍。”原指古代医生在行医过程中,用捶打的方式治疗病人,意味着医生用尽全力去治疗病人。后来,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用尽全力去学习或研究某种知识或技能。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捶为动词,骨沥髓为宾语。
例句
- 1. 他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每天都捶骨沥髓地学习。2. 这位科学家为了研究这个难题,捶骨沥髓地努力了多年。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捶骨沥髓拆分为“捶骨”和“沥髓”。捶骨可以联想为用拳头敲打骨头,表示用尽全力;沥髓可以联想为深奥的知识,需要全力去学习。通过将两个部分进行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努力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孜孜不倦”、“孜孜以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爸爸妈妈一样捶骨沥髓地学习,考取好成绩。2. 初中生:即使遇到困难,我也会捶骨沥髓地解决问题。3. 高中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愿意捶骨沥髓地奋斗。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捶骨沥髓”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