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散马休牛在词典中的解释
sànxiūniú

散马休牛

拼音sàn mǎ xiū niú

含义指不兴战事。

出处《书·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

典故出处

  • 《书·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

近义词

  • 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归马放牛

反义词

  • 穷兵黩武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不兴战事。
    成语举例:南朝·陈·徐陵《为陈主答周主论和亲书》:“虽毁戈铸戟,未拟上皇,散马休牛,载怀偃伯。”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战后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度,百姓怨声载道。周武王率领大军把商都包围起来,商纣王登上鹿台放火自杀。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让士兵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把征用的牛马全部退还,让全国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详细解释

  • 散马休牛是由“散马”和“休牛”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散马”意指放牧马匹,不加以管理和照顾;“休牛”意指放牧牛群,不加以喂养和照料。因此,散马休牛这个成语比喻做事不认真负责,敷衍塞责,不尽职守。

使用场景

  • 散马休牛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和讽刺那些工作不认真,敷衍塞责的人。可以在工作场所、学校、家庭等各种情境中使用。

故事起源

  • 散马休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在古代,养马和养牛是农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养马需要定期喂养、梳理和锻炼,养牛则需要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如果农民敷衍塞责,不认真照顾马匹和牛群,往往会导致马匹和牛群的健康状况下降,影响农业生产。因此,散马休牛这个成语就形象地描述了工作不认真负责的人。

成语结构

  • 散马休牛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通过并列使用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工作不认真负责的情况。

例句

  • 1. 他对工作散马休牛,从来不认真对待。2. 这个学生总是散马休牛,作业都不认真完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散马休牛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农民把马匹和牛群随意放养,不加以管理和照顾,这样的场景会给农田带来很大的危害。这样的形象联想可以帮助记忆散马休牛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工作态度相关的成语,如“敷衍塞责”、“马虎不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业总是散马休牛,老师都批评他了。2. 初中生:这个同学对班级工作散马休牛,从来不参与活动。3. 高中生:他的态度很散马休牛,对待学习毫不认真。4. 大学生:他的实习表现很差,总是敷衍塞责,工作态度散马休牛。

拆字解意

散马休牛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