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廉鲜耻
拼音guǎ lián xiǎn chǐ
含义寡、鲜:少。旧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不知羞耻。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典故出处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近义词
鲜廉寡耻
反义词
廉洁奉公
英文翻译
having no sense of dishonor and disgrac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寡、鲜:少。旧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不知羞耻。
成语举例:只为自己贪财克剥,寡廉鲜耻。(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鲜,不能读作“xiān”。
成语辨形:廉,不能写作“谦”。
成语辨析:“寡廉鲜耻”和“恬不知耻”;都有“不知羞耻”的意思。不同在于:“寡廉鲜耻”有“不廉洁”的意思;“恬不知耻”没有。“恬不知耻”有“做了坏事后毫不在意;心安理得”的意思;“寡廉鲜耻”没有。
详细解释
- 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极其败坏,没有廉耻感,不知羞耻,不顾道德规范。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讲道德、不顾廉耻的人或行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平津侯列传》中。相传,在秦朝时期,有一个叫平津侯的人,他非常寡廉鲜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不顾道义,甚至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放过。后来,这个成语就以平津侯的名字来形容那些不讲道德、不顾廉耻的人。
成语结构
- 寡廉鲜耻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寡”、“廉”、“鲜”、“耻”四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为了谋取私利,不惜使用各种手段,真是寡廉鲜耻。2. 这个政府官员贪污受贿,真是寡廉鲜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寡廉鲜耻”的发音和意义来记忆。例如,将“寡”联想为“寡妇”,寡妇通常是一个人,寡廉鲜耻的人也是一个人。将“鲜”联想为“鲜花”,寡廉鲜耻的人就像没有廉耻的鲜花一样。将“耻”联想为“吃”,寡廉鲜耻的人连吃都不知道羞耻。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道德有关的成语,如“无耻”、“不耻下问”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欺负弱小的同学,真是寡廉鲜耻。2. 初中生:那个学生抄袭作业,真是寡廉鲜耻。3. 高中生:他为了升职而收受贿赂,真是寡廉鲜耻。4. 大学生:那个学生不尊重师长,说出了一些寡廉鲜耻的话。5. 成年人: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真是寡廉鲜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