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张鸡黍
拼音fàn zhāng jī shǔ
含义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出处《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典故出处
《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成语举例: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9回:“朋友若不相信,将什么来亲热!如范张鸡黍也只为信。”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朋友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山阳金乡的范式与汝南张劭是京城洛阳太学里的同学,关系特别要好,毕业后范式约定两年后的9月15日去张劭家拜访,转眼约期已到,张劭杀鸡煮黍准备待客,果然十分守信的范式走了几百里地登门拜访,让张家感动不已。
详细解释
- 范张鸡黍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范蠡是越国的贤臣,张仪是齐国的贤臣,两人都很有才华,但是性格迥异。范蠡待人真诚友善,而张仪则狡诈奸诈。在故事中,范蠡请张仪到家中做客,烹制了一道鸡黍,而张仪却心怀不轨,想要杀害范蠡。范蠡察觉到了张仪的意图,但他并没有动怒或报复,而是以真诚友善的态度对待张仪,并成功地化解了这场危机。因此,范张鸡黍成为了形容人们真诚友善的成语。
使用场景
- 范张鸡黍用来形容人们待人真诚、友善、热情,不计较私利,乐于助人。常用于赞美、描述和劝诫的语境中。
故事起源
- 范张鸡黍的故事源于《孟子·梁惠王上》。范蠡和张仪是两位聪明才智的贤臣,他们在故事中的表现形成了范张鸡黍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四个字的成语,由名词“范张”和名词“鸡黍”组成。
例句
- 1. 他对待每个人都像范张鸡黍一样,真诚友善。2. 她的热情和真诚让人感受到了范张鸡黍的待人之道。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范蠡和张仪在一起吃鸡黍的画面,范蠡真诚友善地待人,而张仪则心怀不轨。通过对比,记住范张鸡黍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范蠡和张仪的故事,深入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可以更好地理解范张鸡黍这个成语的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像范张鸡黍一样,待人真诚友善。2. 初中生:他的热情和真诚让人感受到了范张鸡黍的待人之道。3. 高中生:范张鸡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品德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