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言传身教在词典中的解释
yánchuánshēnjiào

言传身教

拼音yán chuán shēn jiào

含义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处《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典故出处

  • 《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近义词

  • 以身作则、现身说法

反义词

  • 言而无信、言行不一

英文翻译

  • teach by words and influence by deed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成语举例:好的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领导大家共同奋斗。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教,不能读作“jiāo”。
    成语辨形:身,不能写作“深”。
    成语辨析:(一)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都含有“起示范作用”的意思。但言传身教是言行并重;既言传又以自身的行动作榜样;“以身作则”只表示以自身的行动作榜样;而没有“言传”的意思。(二)见“现身说法”。
    成语谜面:田头训子
    歇后语:田头训子

详细解释

  • 言传身教是由“言传”和“身教”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言传”指的是通过言语传递知识和智慧,“身教”指的是通过自身的言行来教育和影响他人。言传身教强调了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激发他人的学习兴趣和正面影响。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教育者或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和影响力,也可以用于赞美那些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子张》中,是孔子对于教育的一种理念的表达。孔子认为,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教导。这个理念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被后来的教育家所倡导。

成语结构

  • 言传身教是一个由动词和名词组成的四字成语,结构简洁明了。

例句

  • 1. 作为一名老师,他总是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2. 领导者应该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和激励下属。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教育者用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来传递知识和智慧,同时影响他人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其他与教育相关的成语,例如“教育无痕”、“教书育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言传身教,让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2. 初中生:父母言传身教,给予了我正确的人生导向。3. 高中生:领导者言传身教,激发了我们团队合作的热情。4. 大学生:教授言传身教,启发了我们对专业的热爱和追求。5. 成年人:领导者言传身教,塑造了我们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拆字解意

言传身教成语造句

  • 用言传身教造句(精选19条)

    1、好的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领导大家共同奋斗。2、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很大。3、郭连长言传身教,带兵有方。4、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言传身教,为人师表。5、老师的言传身教,我永远难忘。6、老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在潜移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