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及义
拼音yán bù jí yì
含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典故出处
《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近义词
胡言乱语、鬼话连篇、信口开河
反义词
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言之有理
英文翻译
never talk about anything serious <talk frivolousl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成语举例:真所谓“言不及义”,那里有好事情串出来。(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四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及,不能读作“jì”。
成语辨形:义,不能写作“意”。
详细解释
- 言不及义是一个贬义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这个成语强调了言行不一致的问题,表示一个人的言语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使用场景
- 言不及义常用于批评或讽刺别人不守信用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承诺或约定之后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或者一个人经常说大话但从不实践。
故事起源
- 关于言不及义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这个成语的含义与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有关,强调诚信和守信用的重要性。在古代社会中,言而无信被视为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成语结构
- 言不及义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言”、“不”、“及”和“义”。
例句
- 1. 他常常答应帮忙,但从来不兑现承诺,真是言不及义。2. 这个商人以前信誉很好,但最近他的业务一直在下滑,因为他言而无信。3. 别听他说的大话,他一向言不及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言不及义:将“言”、“不”、“及”和“义”四个字分别与“说话”、“不”、“到达”和“道义”联系起来。将这四个字与相关的意义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延伸学习言不及义:1. 学习其他与诚信相关的成语,如“信口开河”、“言而无信”等。2. 阅读相关的故事或小说,了解更多关于诚信和守信用的道德故事。3. 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分析人们言行不一致的原因和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答应给我一本书,可是他没有兑现,他真是言不及义。初中生:我们班上有个同学常常说大话,但从不实践,他真是言不及义。高中生:那个政客一直在竞选时承诺改善民生,但上任后却没有兑现,他真是言不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