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其祸
拼音zì qǔ qí huò
含义取:取得;祸:祸事。自己招来祸事。
出处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故门高之弑,乐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祸也。”
典故出处
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故门高之弑,乐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祸也。”
近义词
自取其殃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取:取得;祸:祸事。自己招来祸事。
成语举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6回:“可笑世上那些谋杀亲夫的,我看他们都是自取其祸。”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自取其祸是指一个人或一个集体因自己的过错、行为或决策而招致祸患或遭受不幸。它强调了个人的自负和责任,暗示了自作自受的结果。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因为自己的愚蠢、鲁莽或自负而遭受不幸的人。它可以用来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自取其祸的后果。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楚国有位官员叫孟尝君,他是个聪明而自负的人。有一次,他听说齐国的国君齐宣王非常喜欢狗,于是他决定送一只非常珍贵的狗作为礼物。可是在送礼的路上,孟尝君被一群野狗袭击,他的贵重礼物也被抢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孟尝君之所以遭受野狗袭击,是因为他自作聪明、自负轻敌,自取其祸。
成语结构
- 自取其祸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思分别是“自己”、“取”、“其”、“祸”。
例句
- 1. 他自以为聪明,结果自取其祸。2. 如果你不听劝告,只能自取其祸。3. 那个商人因为贪婪而自取其祸。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将成语分解为四个字,理解每个字的意思。2. 创造一个与成语意义相关的故事,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3. 多使用这个成语,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自取其祸相关的成语,例如“自食其果”、“自掘坟墓”等。同时,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不听老师的话而自取其祸,摔了个大跟头。2. 初中生:他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自取其祸被交警罚款了。3. 高中生:她因为不努力学习,结果考试不及格,自取其祸。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