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蟠
拼音hǔ jù lóng pán
含义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出处宋·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词:“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典故出处
宋·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词:“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近义词
虎据龙蟠、虎踞龙盘
英文翻译
like a crouching tiger and coiling drago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成语举例:茅盾《八百壮士》:“那时正当淞沪沦陷,苏嘉失守,而‘虎踞龙蟠’的首都也危在旦夕。”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虎踞龙蟠是一个用来形容地势险要的成语。虎踞指的是如同虎的踞身姿势,表示地势高峻,险要;龙蟠指的是如同盘曲的龙形,表示地势起伏。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山势险要、地势起伏的景象。
使用场景
- 虎踞龙蟠常用来形容山势险要、地势起伏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城市的地理环境,比如一个城市建在山脉之间,地势险要,就可以说这个城市虎踞龙蟠。
故事起源
- 虎踞龙蟠的典故源于《左传·襄公》。公元前660年,楚国的襄公攻打郑国,郑国的大夫子产建议襄公攻打郑国的北门。襄公采纳了子产的建议,最终攻克了郑国。子产的这个建议被称为“虎踞龙蟠之计”,形容战略高明,地势险要。
成语结构
- 虎踞龙蟠是一个由名词和动词组成的成语。虎踞表示地势高峻,险要;龙蟠表示地势起伏。
例句
- 1. 这座城市虎踞龙蟠,地势险要,非常适合建设防御工事。2. 这座山脉虎踞龙蟠,景色壮观。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只虎踞在高峻的山上,而在山脚下盘曲着一条巨龙,形成了虎踞龙蟠的景象。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地理环境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有关中国的地理特点和名山大川。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座城市虎踞龙蟠,地势险要,非常适合建设城堡。2. 初中生:这座山脉虎踞龙蟠,景色壮观,很适合进行户外探险。3. 高中生:这个城市虎踞龙蟠,地理环境优越,吸引了很多投资。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