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束手待毙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ùshǒudài

束手待毙

拼音shù shǒu dài bì

含义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

典故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

近义词

  • 束手无策、束手就擒

反义词

  • 应付自如

英文翻译

  • wait for death with tied hand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成语举例:(1)敌军压境,我们要设法突围,不可束手待毙。(2)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也许还能闯出一条生路。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待,不能读作“dāi”。
    成语辨形:待,不能写作“侍”。
    成语辨析:束手待毙和“束手就擒”;都有“坐待不良后果”之意。但束手待毙偏重在“待毙”;即消极地等死;语气比“束手就擒”重;而“束手就擒”;偏重在“就擒”;即让人轻易捉住;多不含消极意义。
    成语谜面:上刑场

详细解释

  • 束手待毙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含义分别是:束、手、待、毙。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在关键时刻不采取行动,任由情况恶化,最终导致失败或死亡。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在面临危机、困境或挑战时,不积极应对,放弃努力,任由事情发展的场景。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缺乏勇气和决心的人,也可以用来警示自己不要被困难击倒,要勇敢面对困境。

故事起源

  • 《左传·庄公十年》记载了一个关于束手待毙的故事。公元前660年,鲁国国君庄公因为受到强敌的围攻,城墙被敌人攻破,庄公却选择束手待毙,不肯抵抗或逃跑。他的大臣们对他的无能和消极态度感到愤怒和失望,最终导致庄公的国家被灭亡。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的结构是“束手”+“待毙”,表示在束手的状态下等待死亡。

例句

  • 1. 面对挑战,我们不能束手待毙,而是要积极采取行动。2. 他在遇到困难时总是束手待毙,缺乏勇气去面对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形象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被绑住了双手,无法行动,而在他面前等待着的是死亡。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结构。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无所作为、放弃抵抗相关的成语,如“坐以待毙”、“视死如归”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面对考试时,不要束手待毙,要积极备考。2. 初中生:面对班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不能束手待毙,而是要团结一致,共同解决问题。3. 高中生: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时,我们不能束手待毙,而是要勇敢面对,积极寻找解决办法。4. 大学生: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不能束手待毙,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积极寻找机会。5. 成年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不能束手待毙,而是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迎接挑战。

拆字解意

束手待毙成语造句

  • 束手待毙造句(精选12条)

    1、我知道这样的话你们不会相信,如果还不相信,就动手吧,我也不会束手待毙的,为了‘那可那鲁抗魔联盟’。2、敌军压境,我们要设法突围,不可束手待毙。3、不论是凶悍的松毛虫,还是遍身毒毛的刺蛾,一遇蠋蝽便束手待毙.4、这句话的意思是:那是一个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