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文只事
拼音piàn wén zhī shì
含义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
出处《宋书·志序》:“司马迁制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至乎礼仪刑政,有所不尽,乃于纪传之外,创立八书,片文只事,鸿纤备举。”
典故出处
《宋书·志序》:“司马迁制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至乎礼仪刑政,有所不尽,乃于纪传之外,创立八书,片文只事,鸿纤备举。”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片文指文章的一部分或一篇文章,只事指只有一件事情。成语片文只事形容人只凭看到的或听说的一篇文章或一则消息就肯定了事情的真相或判断了事情的全貌,而没有进一步的了解或调查。意思是不能以片面之词为依据来下结论。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提醒人们不要轻信一篇文章或一则消息,而是应该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了解。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凭一时一事就做出判断的人。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人以为一个孩子是他自己的亲生子,只凭孩子身上的一块布料就下了结论。后来才发现孩子是别人的,于是便有了“片文只事”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例句
- 1. 他只看了一篇报道就断定了那个人的品质,真是片文只事。2. 别人告诉他的一些事情,他总是片文只事地相信,从不去核实。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片文只事”分解为“片”、“文”、“只”、“事”这四个部分进行记忆,例如可以想象一个人只凭一片纸上的文字就做出判断,但其实这只是一件事情的一部分,不能代表全部。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例如“一叶障目”、“见微知著”等,可以帮助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通过多方面的了解才能得出结论,不要片文只事地相信一篇文章。2. 初中生:我们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假,不要片文只事地相信网络上的谣言。3. 高中生:在写论文时,我们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阅读,不能片文只事地引用一篇文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