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下笔成篇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àchéngpiān

下笔成篇

拼音xià bǐ chéng piān

含义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谏》:“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典故出处

  •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谏》:“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近义词

  • 下笔便就、下笔成章、走笔成文

反义词

  • 江郎才尽、搜索枯肠

英文翻译

  • have a ready pen <write a composition in a stream>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笔成章”。
    成语举例:默识若记,下笔成篇。★晋·左思《悼离赠妹》诗之二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非常聪明,他读过很多书,做文章是又快又好。曹操故意考他,曹操说自己能言出为论、下笔成文,可以当场作文。他们游览完毕铜雀台,曹植很快就写出《铜雀台赋》受到曹操的夸奖。

详细解释

  • 下笔成篇是形容人的写作能力非常出色,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将想法转化为文字。这个成语强调了写作的流畅性、连贯性和高效性。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讲述某人的写作才华或者夸奖某篇文章写得非常好。

故事起源

  • 《汉书·艺文志》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汉代的文学家刘向曾经写了一篇关于鸟类的文章。文章中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和描写,让人感受到了鸟类的生动形象。刘向的朋友们读了这篇文章后都非常惊叹,纷纷称赞他“下笔成篇”,意思是他能够迅速地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文字。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下笔”和“成篇”两个词组成。其中,“下笔”表示开始写作,指的是笔触触到纸面或者开始书写的动作;“成篇”表示完成一篇文章,指的是将所写的文字组合成一篇完整的篇章。

例句

  • 1. 他的写作水平非常高,下笔成篇,让人佩服。2.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他下笔成篇,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下笔成篇”这个成语形象地想象为一只手拿着一支笔,在纸上迅速地写字,一下子就完成了一篇文章。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写作能力相关的成语,如“出类拔萃”、“才华横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下笔成篇地写了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2. 初中生:老师说我的作文下笔成篇,语言表达非常流畅。3. 高中生:我在写作比赛中下笔成篇,获得了一等奖。4. 大学生:他的论文下笔成篇,逻辑清晰,文笔优美。

拆字解意

下笔成篇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