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昭德塞违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āosāiwéi

昭德塞违

拼音zhāo dé sāi wéi

含义彰明美德,杜绝错误。

出处《左传·恒公二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孔颖达疏:“昭德,谓昭明善德,使德益彰闻也;塞违,谓闭塞违邪,使违命止息也。”

典故出处

  • 《左传·恒公二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孔颖达疏:“昭德,谓昭明善德,使德益彰闻也;塞违,谓闭塞违邪,使违命止息也。”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彰明美德,杜绝错误。
    成语举例:要选择典型,广泛进行宣传,予以表扬,昭德塞违,以正党风。★《天津日报》1979.12.31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昭德塞违是由“昭德”和“塞违”两个词组成。昭德意为展示美德,表达正义和公正;塞违意为阻止违背。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应该坚守道德准则,积极追求美德,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教育、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讨论中,用来提醒人们要秉持正义、公正和道德,不做违背道德准则的事情。

故事起源

  • 关于昭德塞违的故事并不常见,但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人们应该以正义和善行为指导自己的行为。

成语结构

  • 昭德塞违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作为一名公务员,他始终昭德塞违,秉持着公正和正义。2. 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我们应该始终坚持昭德塞违的原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帮助记忆这个成语。比如,把“昭德”联想为展示美德和正义的阳光,把“塞违”联想为阻止违背道德的黑暗。这样,你可以想象阳光照耀着道德准则,阻止违背道德的行为。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道德伦理的知识,可以深入研究儒家思想和其他重要的成语,如“仁者无敌”、“君子之交淡如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昭德塞违,不欺负同学。2. 初中生:作为学生代表,我会昭德塞违,为同学们争取权益。3. 高中生:在面对考试的诱惑时,我要昭德塞违,不作弊。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昭德塞违,为社会做出贡献。

拆字解意

昭德塞违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