闳意妙指
拼音hóng yì miào zhǐ
含义指宏大微妙的意旨。指,同“旨”,意义,目的。
出处清·龚自珍《六经正名》:“《孝经》者,曾子以后,支流苗裔之书,平易泛滥,无大疵,无闳意妙指,如置之二戴所录中,与《坊记》、《缁衣》、《孔子闲居》、《曾子天圆》比,非《中庸》、《祭义》、《礼运》之伦也。”
典故出处
清·龚自珍《六经正名》:“《孝经》者,曾子以后,支流苗裔之书,平易泛滥,无大疵,无闳意妙指,如置之二戴所录中,与《坊记》、《缁衣》、《孔子闲居》、《曾子天圆》比,非《中庸》、《祭义》、《礼运》之伦也。”
近义词
闳意眇指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宏大微妙的意旨。指,同“旨”,意义,目的。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闳意妙指指的是言辞或意义高深而独到,超过了一般人的理解能力。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的言辞或意义,意味着他的观点或表达方式非常独特,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些高深的思想、理论或艺术作品。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的赞赏,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辞让人难以理解。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当时,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以求统一思想。然而,有一位名叫闳意的儒家学者,他的思想非常独到,超过了时代的认知。他的言辞和意义让人难以理解。因此,后人将他的名字和他的思想归纳为“闳意妙指”。
成语结构
- 闳意妙指是一个由名词和动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闳意”表示高深而独到的思想,“妙指”表示言辞或意义。
例句
- 1. 他的演讲真是闳意妙指,让人受益匪浅。2. 这位作家的小说充满了闳意妙指的思想,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指着远方,他的言辞和意义非常高深而独到,让人难以理解。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高深思想相关的成语,如“博古通今”、“见微知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课讲得太难了,都是闳意妙指的东西,听不懂。2. 初中生:这篇文章的意义太深奥了,里面的观点真是闳意妙指。3. 高中生:这位教授的讲座真是闳意妙指,让我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