揎拳掳袖
拼音xuān quán lǔ xiù
含义把袖子往上一推,露出胳膊,握着拳头。形容准备动手。
出处元·杨景贤《马丹阳》:“你个乐探哥哥何须闹,欺良压善没分晓,揎拳捋袖行凶暴,你你你不辨低高。”
典故出处
元·杨景贤《马丹阳》:“你个乐探哥哥何须闹,欺良压善没分晓,揎拳捋袖行凶暴,你你你不辨低高。”
近义词
跃跃欲试、蠢蠢欲动
英文翻译
get ready to figh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把袖子往上一推,露出胳膊,握着拳头。形容准备动手。
成语举例: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顺天府五城青衣,都揎拳掳袖的在那里搜检。”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行动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掳,不能写作“虏”。
详细解释
- 揎拳掳袖源自明代小说《水浒传》,形容人的动作迅猛有力,行动敏捷。揎拳指的是展开拳头,掳袖指的是抓住衣袖。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战斗或行动中的迅猛和灵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身手敏捷,动作迅猛的情况,尤其是在武术、体育竞技等领域中。
故事起源
- 揎拳掳袖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段描写。故事中,有一位叫做杨志的英雄,他在战斗中展现出了非凡的身手和战斗能力。他的动作迅猛有力,犹如揎拳掳袖一般,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动作词+名词+动作词+名词
例句
- 1. 他揎拳掳袖地击败了对手,赢得了比赛。2. 这位武术高手揎拳掳袖,犹如行云流水般的动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快速展开拳头,然后迅速抓住衣袖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结合实际动作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典故,例如“拳拳之心”、“掳人听闻”等。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和古代典籍来深入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揎拳掳袖地跑到操场上。2. 初中生:在比赛中,他揎拳掳袖地击败了对手。3. 高中生:这位武术高手揎拳掳袖,展现出了非凡的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