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尘莫及
拼音wàng chén mò jí
含义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后汉书·赵咨传》:“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典故出处
《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后汉书·赵咨传》:“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近义词
不可企及、瞠乎其后
反义词
后来居上
英文翻译
too far behind to catch up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成语举例:闯王确实有许多非凡之处,为当今群雄所望尘莫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五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莫,不能读作“mù”。
成语辨形:及,不能写作“急”。
成语辨析:望尘莫及和“可望不可及”都有能看得见;但接近不了的意思。但望尘莫及重在比喻远远落后;“可望不可及”用来比喻一时还实现不了或得不到的事物。
成语谜面:思凡;徒步追汽车
歇后语:驴子跟马跑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敦煌太守赵咨推荐曹暠任荥阳县令,赵咨调往东海任职经过荥阳时,曹暠等在路口迎候,想请他在荥阳暂住。赵咨不想惊动别人就没有停留,车子很快就过去。曹暠想送他到城外的十里长亭,可追到长亭,赵咨的车子早就望尘莫及。
详细解释
- 望尘莫及是由“望”、“尘”、“莫”、“及”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望”指远远地看,“尘”指尘土,“莫”是否定词,“及”是动词“达到”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追赶的人只能看到远处扬起的尘土,无法达到对方的水平或成就。
使用场景
- 用来形容自己追赶不上他人的成就或水平,感到无法望其项背。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故事讲述了古代昭公在打猎时,看到一只鸟飞得非常高,他的箭只能射到鸟的尾巴上,无法射中要害。于是,昭公感慨地说:“望鸟莫及。”后来,人们将“望鸟莫及”演变为“望尘莫及”,用来形容自己无法达到他人的水平或成就。
成语结构
- 主要由四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的成绩优秀,我们望尘莫及。2. 她的才艺出众,我们只能望尘莫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望尘莫及”与“看到对方远处扬起的尘土,无法达到对方的水平或成就”联系起来进行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望”、“尘”、“莫”、“及”的成语,如“望而却步”、“尘土飞扬”、“莫名其妙”、“及时行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跳绳技术太好了,我们望尘莫及。2. 初中生:他的画画水平很高,我们只能望尘莫及。3. 高中生: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我们望尘莫及。4. 大学生: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广泛关注,我们只能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