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躬作揖
拼音dǎ gōng zuò yī
含义拱、揖:两手合抱致敬。弯身报拳行礼。表示恭敬顺从或恳求的样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宝玉见他这样,还认作是昨日晌午的事,那知晚间的这件公案,还打躬作揖的。”
典故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宝玉见他这样,还认作是昨日晌午的事,那知晚间的这件公案,还打躬作揖的。”
近义词
以礼待人
反义词
横行霸道
英文翻译
salute with folded hands and make deep bow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拱、揖:两手合抱致敬。弯身报拳行礼。表示恭敬顺从或恳求的样子。
成语举例:宝玉见他这样,还认作是昨日晌午的事,那知晚间的这件公案,还打躬作揖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恭敬谦让的样子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揖,不能读作“jī”。
成语辨形:揖,不能写作“缉”。
成语谜面:旧时见面礼
详细解释
- 打躬是指弯腰行礼,作揖是指向前伸手掌,以示敬意。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向他人表示敬意或道歉的动作。
使用场景
- 打躬作揖常用于正式场合,例如见到长辈、领导或客户时,用于表示尊敬或歉意。也可以用于表达感谢或道歉的场合。
故事起源
- 打躬作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仪文化。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打躬作揖来表达对他人的尊敬和敬意。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根据古代的礼仪习惯发展而来的。
成语结构
- 打躬作揖是由动词“打躬”和动词“作揖”组成的。其中,“打躬”表示弯腰行礼的动作,“作揖”表示向前伸手掌,以示敬意的动作。
例句
- 1. 在见到长辈或领导时,应该打躬作揖,表达对他们的尊敬。2. 他在犯错后向老师打躬作揖,表示诚挚的道歉。3. 在接受奖项时,他打躬作揖,向观众表示感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打躬”和“作揖”这两个动作形象地联想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自己向前弯腰行礼,同时伸出手掌,以表示敬意或道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礼仪相关的成语和表达方式,例如“拜倒在地”、“行礼如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校长生日时,我们向他打躬作揖,祝他生日快乐。2. 初中生:在参观博物馆时,我们向导游打躬作揖,表示对他的感谢。3. 高中生:在演讲比赛中,他在结束时向评委打躬作揖,表达对评委的敬意和感谢。4. 大学生:在见到导师时,我们打躬作揖,向他表示尊敬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