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符其实
拼音míng fú qí shí
含义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同“名副其实”。
出处茅盾《全运会印象》:“那边的‘国术场’还有一个老头子穿了长衫舞刀,这在中年太太之流看来,还不是名符其实的‘大杂耍’么?”
典故出处
茅盾《全运会印象》:“那边的‘国术场’还有一个老头子穿了长衫舞刀,这在中年太太之流看来,还不是名符其实的‘大杂耍’么?”
近义词
名副其实
反义词
名不副实
英文翻译
the name matches the realit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同“名副其实”。
成语举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只是做官要做得名符其实,官派十足,那就不容易了。”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名义和实际相符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详细解释
- 名符其实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实际情况与其名字或标准相符合。它强调了事物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表示不仅名字或标准如此,实际情况也如此。这个成语常用来赞美某人或某物的真实性和质量。
使用场景
- 名符其实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尤其是在描述某人或某物与其名字或标准相符合的情况下。例如,在评价一个产品时,如果它的质量符合标准并且与其宣传的特点相符,我们可以说这个产品名符其实。又如,在评价一个人时,如果他的行为和言论与他的名声相符,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人名符其实。
故事起源
- 名符其实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礼记·大学》中。它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名字和他的品行应该相符合。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扩展到形容事物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成语结构
- 名符其实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名”、“符”、“其”和“实”。
例句
- 1. 这个学生的成绩名符其实,他的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2. 这家餐厅的美食名副其实,口味非常地道。3. 这部电影的质量名符其实,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名符其实”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场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例如,想象一个人的名字和他的品行完全一致,或者想象一个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并且与其宣传的特点相符。这样的联系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更多关于成语的故事和例句来扩展对“名符其实”的理解。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真实性和准确性相关的成语,如“名不虚传”、“实至名归”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好朋友小明是个名符其实的篮球高手,他的球技非常厉害。2. 初中生:这个作文的内容与标题完全符合,真是名符其实。3. 高中生: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名符其实,每个老师都非常专业。4. 大学生:这个实习机会名符其实,我学到了很多实际的工作经验。5. 成年人:这家公司的诚信经营名副其实,他们从不欺骗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