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修武备
拼音wén xiū wǔ bèi
含义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备:准备完毕。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
出处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一折:“见如今大开学校,文修武备显英豪。”
典故出处
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一折:“见如今大开学校,文修武备显英豪。”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备:准备完毕。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文修指的是文化修养,包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等方面;武备指的是武力准备,指的是具备自卫能力或战斗能力。文修武备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全面发展,既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又要具备必要的武力准备。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全面发展,既有学识,又有实际能力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在各个方面都有充足准备的状态。
故事起源
- 《孟子·告子下》中有一则故事,孟子告诉弟子:“文修而武备,惟其艰难。”这个故事强调了一个人要在文化修养和武力准备上都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后来,这个故事被引申为成语“文修武备”。
成语结构
- 文修和武备是并列结构的词语,表示两个不同但相互关联的概念。
例句
- 1. 他不仅文修武备,还具备了良好的领导能力。2. 这个团队在文修武备上都非常出色,因此能够应对各种挑战。
记忆技巧
- 可以把文修理解为文化修养,武备理解为武力准备。可以想象一个人一边读书学习,一边进行体能训练,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文治武力”、“文质彬彬”等,了解更多与文化修养和武力准备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同学文修武备,既会唱歌跳舞,又会画画。2.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要文修武备,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3. 初中生:学习知识只是文修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学习一些自卫术,做到文修武备。4. 高中生:大学入学考试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在各个方面都做好准备,文修武备才能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