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哭老鼠
拼音māo kū lǎo shǔ
含义比喻假慈悲。
出处清·翟灏《通俗编·俚语对句》:“鸭见砻糠空欢喜,猫哭老鼠假慈悲。”
典故出处
清·翟灏《通俗编·俚语对句》:“鸭见砻糠空欢喜,猫哭老鼠假慈悲。”
近义词
猫哭耗子
英文翻译
It is sheer hyprocricy for the cat to cry over the death of mouse <shed crocodile tear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假慈悲。
成语举例:茅盾《我们这文坛》:“唯美主义者高举艺术至上的大旗,人道主义者效猫哭老鼠的悲叹。”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假慈悲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猫哭老鼠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比喻强者装弱者,以图获得同情或有利的地位。它形象地描述了强者利用欺骗手段对弱者进行压迫,通过假装受害来获得同情或获得更有利的地位。
使用场景
- 猫哭老鼠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故意夸大自己的困境或受害经历,以此来获得他人的同情或支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利用虚假的表现来获取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猫哭老鼠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形象都很贴切。猫是老鼠的天敌,而猫哭老鼠却是猫欺负老鼠的意思,形象地揭示了强者欺负弱者的行为。
成语结构
- 猫哭老鼠是一个四字成语,由“猫”、“哭”、“老鼠”三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明明是捉老鼠的高手,却偏偏装作猫哭老鼠的样子,让大家对他同情有加。2. 这个商家总是猫哭老鼠,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猫和老鼠的形象结合起来,想象猫在哭泣的同时,老鼠却在笑,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狼狈为奸”、“虎头蛇尾”等,来拓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偷吃了同学的零食,却装作猫哭老鼠的样子,说是被别人偷吃了。2. 初中生:这个学生明明考试作弊,却假装猫哭老鼠,说是被老师冤枉。3. 高中生:他明明是班级的领导者,却装作猫哭老鼠,说是被别人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