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自菲薄
拼音gōng zì fēi báo
含义指亲身实行俭约。菲薄;微薄。
出处《文选·张衡〈东京赋〉》:“文(汉文帝)又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薛综注:“躬自菲薄,谓俭约。”
典故出处
《文选·张衡〈东京赋〉》:“文(汉文帝)又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薛综注:“躬自菲薄,谓俭约。”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亲身实行俭约。菲薄;微薄。
成语举例:陛下昧旦临朝,无懈治道,躬自菲薄,劳心民庶。★南朝·宋·范泰《早灾未已加以疾疫又上表》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很节约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躬自菲薄是指自己对自己非常谦虚,不自夸,不自诩。形容一个人非常谦虚自贱,不炫耀自己的才能和成就。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多用于夸奖谦虚的人,或者用于自嘲自贱的场合。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取得成就或者有所进步时,仍然保持谦逊的态度。
故事起源
- 《史记·平津侯列传》中有一则关于躬自菲薄的故事。故事中,平津侯齐宣王刘肥,自幼聪明才智过人。然而,他在平民百姓面前总是谦虚自贱,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他说:“我虽然有才能,但是与百姓相比,我仍然非常菲薄。”因此,他被称为躬自菲薄。
成语结构
- 躬自菲薄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躬”、“自”、“菲”和“薄”。
例句
- 1. 他虽然有很多才能,但是他一直保持躬自菲薄的态度。2. 面对自己的成绩,他总是躬自菲薄,不敢骄傲自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躬自菲薄:1. 将“躬自菲薄”分成两个部分,前两个字“躬自”可以理解为“亲自”,后两个字“菲薄”可以理解为“谦虚”。2. 可以将“躬自菲薄”与“谦虚自贱”进行联想,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躬自菲薄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自谦”、“自贱”等,了解其用法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虽然考了第一名,但是我还要保持躬自菲薄的态度,继续努力学习。2. 初中生:在班级比赛中,我获得了冠军,但是我不会因此而骄傲,我会一直保持躬自菲薄的心态。3. 高中生:虽然我在学校里成绩优秀,但是我知道还有很多人比我更优秀,所以我会一直保持躬自菲薄的态度,不自满。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我知道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所以我会一直保持躬自菲薄的心态,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