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文武之道在词典中的解释
wénzhīdào

文武之道

拼音wén wǔ zhī dào

含义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典故出处

  • 先秦·孔子《论语·子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成语举例:晋 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文武之道,厥猷未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指宽严相结合治理国家的方法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谜面:兵书

成语故事

  • 周朝时期,民间有一个祭祀百神的“蜡”节日,孔子带弟子子贡去看热闹。子贡担心百姓只顾玩乐而会有危险。孔子给子贡解释道:“百姓成年累月在田间劳作,让他们放松一下,有张有驰,这是周文王与武王定下的规矩,这样便于更好地生产。”。

详细解释

  • 文武之道是指一个人必须同时具备文化修养和武力实力。文化修养包括学问、道德、礼仪等方面的修养,而武力实力则包括体力、技能、战斗能力等方面的实力。只有同时具备文化修养和武力实力,一个人才能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建树。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情况,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有学问修养,还要具备实际能力。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组织或国家需要在文化和军事两方面都有所发展。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是孟子的学生,他问孟子何为“文”,何为“武”。孟子回答说:“文者,以达意也;武者,以保身也。文武之道,达保兼备。”

成语结构

  • 文武之道是一个名词短语,由“文”、“武”和“之道”三个部分组成。

例句

  • 1.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取得成功,必须注重培养文武之道。2. 这个国家在文武之道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文”和“武”分别与“文化”和“武力”联系起来记忆。同时,也可以将“文武之道”与全面发展的概念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和武术的知识,深入了解文化修养和武力实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同时也要多参加体育锻炼,这样才能有文武之道。2. 初中生:我觉得一个人要有文武之道,不仅要成绩好,还要具备一些实际能力。3. 高中生: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要成功,必须注重培养文武之道,才能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建树。

拆字解意

文武之道成语造句

  • 文武之道造句(精选21条)

    1、武道行空,文道治世,文武之道,浩然天地。2、世人乃悉上通诗书礼乐余得明阳之吼,文武之道,张弛并举,天下骚然。3、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4、今天你修习文武之道,培养辩论的口才,自己学还不够,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