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首就戮
拼音pián shǒu jiù lù
含义指一并被杀。
出处明·徐复祚《投梭记·哭友》:“可怜周戴二兄,不听吾言,果然骈首就戮。”
典故出处
明·徐复祚《投梭记·哭友》:“可怜周戴二兄,不听吾言,果然骈首就戮。”
近义词
骈首就僇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一并被杀。
成语举例:清·宋学洙《张文忠公遗事》:“我偏师一出,即望风奔溃,骈首就戮,曾未见有抗螳臂以当车辙者。”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骈首就戮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并排着的头被斩”,形象地描述了两个人或多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被迫同归于尽的悲惨境地。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共同的目标或利益,两个或多个人不得不一起承受困难、牺牲自己,甚至走向死亡。
使用场景
- 骈首就戮这个成语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在文学作品或者口头表达中经常被引用。它常用于形容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场景,尤其是在面临危机或困境时,强调团队的力量和牺牲的精神。比如在战争、灾难、抗争等情境下,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团结的力量和不屈的斗志。
故事起源
- 骈首就戮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楚国的将领项羽与刘邦相争,最后项羽兵败自杀,刘邦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个成语就是形容项羽与刘邦的对峙局面,他们两个人都知道只有一个人能够活下来,最终他们中的一个人会被斩首。
成语结构
- 骈首就戮这个成语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其中“骈首”表示并排的头,即两个人的头并在一起;“就”表示接近、靠近;“戮”表示用刀杀死。
例句
- 1. 在这次拯救行动中,两位勇士骈首就戮,最终成功将人质救出。2. 面对困境,我们要像骈首就戮一样,团结一心,共同战胜困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骈首就戮”这四个字与形象的画面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两个人并排着的头被斩的场景,以及这个成语所代表的团结、牺牲的精神。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战争和历史背景,特别是楚汉相争的故事,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和故事,如“生死与共”、“守望相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很团结,像骈首就戮一样,一起参加各种活动。”2. 初中生:“在这次考试中,我和同桌骈首就戮,一起努力,最终都取得了好成绩。”3. 高中生:“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像骈首就戮一样,为了完成任务而付出了很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