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十道百
拼音wèn shí dào bǎi
含义犹言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只是口嘴快些,凡向人前,说成篇,道成溜,问一答十,问十道百。”
典故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只是口嘴快些,凡向人前,说成篇,道成溜,问一答十,问十道百。”
近义词
问一答十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犹言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说话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问,询问;十,十个;道,问;百,百个。问十道百表示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追问,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回答,而是要追求全面的了解和解决。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对问题追根究底,追求全面了解的态度和行为。可以用于工作、学习、调查研究等各种场景。
故事起源
- 《论语·子张篇》中有一则故事,孔子的弟子子张问孔子如何做到无所不知,孔子回答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后来,这个故事演变成成语“问十道百”,用来形容追求全面了解的态度。
成语结构
- 主谓短语结构。
例句
- 1. 他是一个善于问十道百的人,从不满足于表面的回答。2.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问十道百,不要停留在表面。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问十道百”拆分为“问”、“十”、“道”和“百”四个部分,然后想象自己在一个大问题前,不满足于只问一次,而是连续问十次,再继续问道一百次,以此来形象地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探源究底”、“追根溯源”等,来扩展对追求全面了解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问十道百,才能真正理解知识。2. 初中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我喜欢问十道百,以便能写出更有深度的内容。3. 高中生:在做科研项目时,我们需要问十道百,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4. 大学生:参加辩论比赛时,我们要问十道百,以便能够充分了解对方的观点和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