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指眦裂
拼音fà zhǐ zì liè
含义发指:头发直竖;眦裂:眼眶裂开。头发向上竖,眼睑全张开。形容非常愤怒。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典故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近义词
怒火冲天、怒火中烧
反义词
和颜悦色、眉开眼笑
英文翻译
The hair rise and the corners of the eyes split…boil with ang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发指:头发直竖;眦裂:眼眶裂开。头发向上竖,眼睑全张开。形容非常愤怒。
成语举例:瞧见这部书,便追溯庚子年的事,说到激烈之处,不觉发指眦裂。(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九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非常愤怒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发,不能读作“fā”。
成语故事
西汉三年,项羽拥兵40万在新丰鸿门,听从谋士范增的意见尽快除掉刘邦,项伯将消息透露给张良,张良向刘邦汇报。第二天刘邦就去鸿门赴宴,宴上项庄舞剑要杀刘邦,刘邦的卫士樊哙怒目而视,头发直竖,誓死保卫刘邦。
详细解释
- 发指眦裂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于形容愤怒到极点的状态。发指指的是手指头发出力气,眦裂指的是眼角皱紧、眼神凶狠。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愤怒的人眼神凶狠,仿佛要发射出火焰。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由于愤怒而眼神凶狠、表情恶劣的状态。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在生气、愤怒或憎恨时的表现。例如,在描述某人在争吵或恶斗中的状态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公叔文子斩杀了一个叛逆者。当时,公叔文子非常愤怒,他的眼睛瞪得像要发射火焰一样,手指头也发出力气。后来,这个形象被用来形容愤怒到极点的状态,成为了成语“发指眦裂”。
成语结构
- 主要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发指”和“眦裂”。
例句
-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气得发指眦裂。2. 老师生气时,眼睛发指眦裂,同学们都吓得不敢出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发指”想象成手指头发出力气,而“眦裂”想象成眼角皱紧的样子来记忆。也可以尝试用手指头发出力气的动作并同时皱眉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愤怒相关的成语,如“怒发冲冠”、“怒火冲天”等,以扩展对情感描述的词汇掌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看到自己的玩具被弟弟弄坏了,气得发指眦裂。2. 初中生:老师批评了他的作业,他生气得发指眦裂,差点就要发火了。3. 高中生:他听到对方说了一些侮辱性的话,愤怒得发指眦裂,立刻上前质问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