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文孙
拼音wén zǐ wén sūn
含义指周文王的子孙。后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
出处《书·立政》:“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孔传:“文子文孙,文王之子孙。”一说为守文之子孙。见孙星衍疏。
典故出处
《书·立政》:“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孔传:“文子文孙,文王之子孙。”一说为守文之子孙。见孙星衍疏。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周文王的子孙。后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文子指后代有文化、有才能的子孙,文孙指有文化、有才能的后代。这个成语强调了家族的传承和发展,表达了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希望。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家族或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文化和才能,也可以用来鼓励年轻人要努力学习和发展自己的才能。
故事起源
- 根据史书记载,文子文孙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故事中,鲁国的昭公对子孙的教育非常重视,他曾对周公子孔伋说:“子之不肖,吾谁与立?吾欲令子之孙子孥子孙皆有文学,无贫贱之辱。”意思是说,如果我的后代不出类拔萃,那我还有什么资格站在这里?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都有文化才能,不受贫穷和卑贱的侮辱。从此,文子文孙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成为了形容子孙有文化、有才能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文子文孙是由两个相同的词语组成的,是一个重叠的结构。
例句
- 1. 这个家族代代相传,世世代代都是文子文孙。2. 爷爷是一位著名的画家,爸爸也是一位文人,我们家真是文子文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文子文孙”与“文化才能”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和才能,形成一个辈辈有才能的家庭。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和家族观念的知识,深入探讨家族的传承和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我将来也能成为文子文孙,为家族争光。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很多文子文孙,他们成绩优秀,才艺出众。3. 高中生:爷爷是一位文人,爸爸是一位知名作家,我也希望能成为文子文孙,为家族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