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山倒海
拼音pái shān dǎo hǎi
含义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出处《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典故出处
《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近义词
翻江倒海、翻天覆地
英文翻译
overturn a mountain and upset the sea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成语举例:这种排山倒海的巨潮,是任何顽固势力所不能抵挡得住的。(邹韬奋《抗战以来 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倒,不能读作“dào”。
成语辨形:倒,不能写作“捣”。
成语辨析:排山倒海和“翻江倒海”、“翻天覆地”;都可形容声势浩大;力量巨大。但“翻江倒海”能形容水势浩大;心潮激荡和混乱之极等;“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而“排山倒海”多用来形容阵势庞大和声势、力量巨大。
详细解释
- 排:像山一样高耸。山:高山。倒:倒塌。海:大海。指山倒塌,海水翻腾的景象。比喻声势浩大,势不可挡。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种力量或行动势大且威力巨大的场景,如军队的攻势、自然灾害的破坏力等。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位将军。当时,他率领的军队在战场上遭遇到了敌人的围攻,面临着十分危险的局面。然而,这位将军并没有退缩,而是鼓舞士兵们奋勇向前,最终以排山倒海之势击败了敌人,保卫了国家。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排山倒海”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形容词在前,名词在后。
例句
- 1. 他的演讲声音如排山倒海,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2. 这场洪水来势汹涌,宛如排山倒海一般,给沿岸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记忆技巧
- 1. 可以用图像联想法记忆。想象一座高耸的山忽然倒塌,山体砸入大海,掀起滔天巨浪的场景。2. 可以与其他具有类似意义的成语进行对比记忆,如“波澜壮阔”、“声势浩大”等。
延伸学习
- 1. 了解其他与自然灾害相关的成语,如“山崩地裂”、“风雨如晦”等。2. 学习其他描述声势浩大的成语,如“震耳欲聋”、“声名狼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过一场音乐会,音乐声像排山倒海一样震撼人心。2. 初中生:这部电影的特效太厉害了,场面宏大,就像排山倒海一样震撼人心。3. 高中生:这场比赛的气氛非常热烈,观众的呐喊声像排山倒海一样响彻整个体育场。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推广计划声势浩大,宣传活动就像排山倒海一样,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