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冰哭竹
拼音wò bīng kū zhú
含义形容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懈地努力。
出处
词语
卧冰哭竹
拼音
wò bīng kū zhú
详细解释
- 卧冰是指在寒冷的冰面上躺着,哭竹是指对着竹子哭泣。这个成语比喻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仍然坚持努力,不放弃。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坚持努力,不屈不挠的精神。
故事起源
-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子胥的大臣,他因为忠诚于国家,被楚国的君主囚禁在寒冷的地方。子胥在冰面上躺着,对着竹子哭泣,表达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后来,子胥被释放出来,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个成语就是由子胥的故事演变而来。
成语结构
- 动词 + 名词 + 动词 + 名词
例句
- 1. 在备战的关键时刻,他们卧冰哭竹,全力以赴。2. 面对困难,我们要学会卧冰哭竹,坚持不懈。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卧冰哭竹”想象成一个人在冰上躺着,对着竹子哭泣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相关的成语,如“水滴石穿”、“磨杵成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卧冰哭竹一样,努力学习,考取好成绩。2. 初中生:面对高中升学的压力,我要卧冰哭竹,坚持不懈地备战。3. 高中生:参加高考是一场卧冰哭竹的过程,只有坚持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找工作的过程充满了卧冰哭竹的挑战,但只要坚持努力,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