戮力同心
拼音lù lì tóng xīn
含义戮力:并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典故出处
《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近义词
同心同德、同心协力、齐心协力
反义词
四分五裂、分崩离析、同床异梦
英文翻译
make concerted effort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戮力:并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
成语举例:以为足下当戮力同心,匡翼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形容团结一致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戮,不能读作“chuō”。
成语辨形:戮,不能写作“戳”。
成语辨析:戮力同心和“齐心协力”;都含有“思想上一致;行动上共同努力”的意思;但戮力同心偏重在“同心”;用在思想非常一致的情况下;“齐心协力”偏重在“齐心”;多用在想达到思想一致;而做某件事时。
成语故事
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桀是一位暴君。他荒淫无道,凶狠残暴,使得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商是一个诸侯小国,位于夏朝的东面。商的国君汤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联络各地诸侯,积极积蓄力量,并遍访贤士准备推翻夏桀的统治。
一天,有人报告商汤说,贤士伊尹正在莘国的郊外隐居。商汤听了立刻派使者带上重金厚礼去请伊尹前来。商汤派使臣去了两次,但伊尹都没有答应,于是商汤便亲自去请。他的一片诚意感动了伊尹,伊尹最终决定辅佐商汤推翻夏朝统治。在伊尹的辅佐下,商的国力日益强盛,于是商汤决定兴师伐夏。在大军出发之前,商汤在军中发布的誓师文告写道:“夏朝君主桀罪恶滔天,老天也决意要消灭他。上天让贤士伊尹来辅佐我,要我同他齐心合力(这里的齐心合力就是翻译的戮力同心的意思,原文就是该成语),治理天下。你们要奋勇战斗,帮我完成上天交予的任务。”两军交战后,商军英勇善战,而夏军却士气全无,终于被打得溃不成军,四下逃散。由于商汤和伊尹君臣同心合力,终于推翻了夏桀的残暴统治。
详细解释
- 戮力同心指的是人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全力以赴。这个成语强调了团队合作和集体力量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团队合作、集体行动或共同努力的场景,特别适用于鼓励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团结合作,克服困难,共同实现目标的情境。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的庄公与管仲一同治理国家的故事。庄公问管仲如何能够成功治理国家,管仲回答说:“如同一根绳子,若是一根一根的,不管怎样用力都很容易折断,但如果把这些绳子紧紧地捆在一起,那么无论如何用力都很难折断。”庄公听后深有感触,于是对管仲说:“我们要像一根绳子一样,戮力同心,共同努力,才能够成功治理国家。”从此,戮力同心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
成语结构
- 戮力同心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戮力”和“同心”两个词组成。其中,“戮力”表示全力以赴,努力奋斗;“同心”表示心意相同,齐心协力。
例句
- 1. 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戮力同心,共同克服。2. 只有戮力同心,我们才能够取得胜利。3. 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每个成员都能够戮力同心,共同努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戮力同心”这个成语与团队合作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群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可以通过绘制一个团队合作的图像,或者用手势模拟团队合作的动作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或者参与团队活动来加深对戮力同心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戮力同心,一起努力,争取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班级里的同学们要戮力同心,共同准备期末考试。3. 高中生:我们学校的篮球队只有戮力同心,才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4. 大学生:社团的成员们要戮力同心,共同策划一场精彩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