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恶为善
拼音gǎi è wéi shàn
含义不再作恶,重新做人。
出处《礼记·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典故出处
《礼记·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近义词
改恶从善、改恶向善、改恶行善
英文翻译
turn over a new leaf <turn from doing evil to goo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不再作恶,重新做人。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转好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改恶为善是一个表示改变坏的行为为好的行为的成语。它强调了人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改正,并且转而做一些善良的事情来弥补自己之前的过失。这个成语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德观念,即人们应该积极地改正自己的错误,以便在社会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看到有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做出改变时,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他们积极转变的赞赏。此外,它也可以用来鼓励自己或他人在面对错误时积极改正,以及在做出错误决定后寻求弥补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改恶为善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后汉书·杨震传》。相传,在东汉末年,杨震是一位贤良的官员,但他的父亲杨终却是个贪官,常常利用自己的职位为自己谋取私利。杨震深感父亲的行为不仅有损他个人的名誉,也有损社会的公正。于是,杨震决定改变这种状况,他把自己的父亲绳之以法,同时以自己的言行来树立榜样,改正了他父亲的错误。杨震的这个行为被后人称为“改恶为善”,成为了一种道德的典范。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改”、“恶”、“为”、“善”。
例句
- 1.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错误,决定改恶为善。2. 她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改恶为善,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改恶为善”这个成语分成两部分来记忆。“改”表示改变,而“恶”和“善”则分别表示坏和好。可以通过将“恶”和“善”与坏和好的概念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故事或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一个坏人在偷东西,我告诉了警察,希望他能改恶为善。2. 初中生:他之前经常欺负同学,但最近他开始帮助别人了,看来他真的改恶为善了。3. 高中生:在面对自己的错误决定后,我决定改恶为善,为我的过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