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离德
拼音lí xīn lí dé
含义心、德:心意。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指不一条心。
出处《尚书·泰誓中》:“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典故出处
《尚书·泰誓中》:“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近义词
背信弃义、三心二意、离经背道
反义词
忠贞不二、同心同德
英文翻译
dissension and discor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心、德:心意。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指不一条心。
成语举例:黎民离心离德,祸生不测。(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七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德,不能写作“得”。
成语故事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手下的官员都是离心离德,军心涣散。周武王联合西部的八个诸侯,集结4万兵力,亲自率军征讨纣王。在出发前的誓师会上,他发表演讲,表示上下要同心同德,不消灭纣王誓不罢休。
详细解释
- 离心离德是由两个成语组成的复合成语,离心和离德。离心指人心离散,没有凝聚力和团结力,表明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疏远,没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离德指人的道德败坏,失去了良知和责任感。因此,离心离德表示人心离散,道德败坏的状态。
使用场景
- 离心离德多用于形容团队、组织或社会的状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团结力差、人心散乱、道德败坏的团队、组织或社会。
故事起源
- 离心离德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子产对国君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国君能够团结臣民,加强道德教育。然而,国君没有采纳子产的建议,臣民们也没有遵循道德准则,导致国家陷入了离心离德的状态。
成语结构
- 离心离德是由两个相同的“离”字组成的,形象地表达了人心离散、道德败坏的状态。
例句
- 1. 这个团队内部离心离德,没有凝聚力。2. 这个社会道德沦丧,充满了离心离德的现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离心离德”这个成语与人心离散、道德败坏的情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团队或社会内部人心离散,道德败坏的场景,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团结一心”、“道德沦丧”等,以加深对离心离德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有些同学经常互相欺负,真是离心离德。2. 初中生:一些同学在学校里偷偷抄袭作业,这种离心离德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3. 高中生:班级里的几个人总是互相攀比,这种离心离德的竞争氛围让人很不舒服。4. 大学生:社团里有些成员对集体活动不积极参与,这种离心离德的行为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