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隔屋撺椽在词典中的解释
cuānchuán

隔屋撺椽

拼音gé wū cuān chuán

含义比喻办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

出处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有那等花木瓜长安少年,他每不斟量隔屋撺椽。”

典故出处

  •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有那等花木瓜长安少年,他每不斟量隔屋撺椽。”

近义词

  • 隔壁撺椽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办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隔屋撺椽出自《左传·隐公二年》。椽是屋梁,撺是挑起的意思,隔屋撺椽指的是隔着屋梁挑柴禾,形容人助人为乐,乐于助人。意思是说,就算隔着屋梁,也愿意帮忙挑起家务活,表达了人们乐于助人的精神。

使用场景

  • 隔屋撺椽常用于形容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人。可以用来赞美那些乐于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人。

故事起源

  • 《左传·隐公二年》中记载,隐公二年,鲁国有一位叫季桓子的大臣,他的家中有一个井,井水不够用。有一天,季桓子发现邻居家的井水很充足,于是他就隔着屋梁帮助邻居挑起了柴禾。后来,人们就用“隔屋撺椽”来形容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人。

成语结构

  • 隔屋撺椽的成语结构为“隔屋+撺椽”,其中“隔屋”表示隔着房屋,撺椽表示挑起屋梁。

例句

  • 1. 他是个隔屋撺椽的好人,总是乐于帮助他人。2. 她的乐于助人的精神,让人们对她称赞有加,真是个隔屋撺椽的好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隔屋撺椽”拆分成“隔屋”和“撺椽”两个部分记忆。其中,“隔屋”可以联想为隔着房屋,而“撺椽”可以联想为挑起屋梁。通过将两个部分进行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相关的成语,如“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隔屋撺椽的好同学,总是乐于帮助别人。2. 初中生:她的乐于助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真是个隔屋撺椽的好人。3. 高中生:他的乐于奉献精神让人敬佩,是个隔屋撺椽的典范。

拆字解意

隔屋撺椽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