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盲摸象
拼音zhòng máng mō xiàng
含义许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说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说象一堵墙,摸到象尾的说象一条蛇,互相争论不休。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出处《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典故出处
《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近义词
众人摸象、盲人摸象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许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说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说象一堵墙,摸到象尾的说象一条蛇,互相争论不休。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成语举例:〖示例〗少林冷坐,门人各说异端,大似众盲摸象。 ★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八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成语“众盲摸象”源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群盲人从未见过大象,他们想要了解大象的样子,于是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腿,另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还有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等等。每个人只能从自己所摸到的部分来推测大象的全貌,但却无法全面了解整个大象。因此,成语“众盲摸象”比喻只凭个人的片面经验来判断事物的真相,无法全面客观地了解事物的本质。
使用场景
- 成语“众盲摸象”常用于形容人们对事物只凭个人经验或片面观点做出判断,而无法全面客观地了解事物的真相。在讨论问题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提醒人们要谨慎判断,避免只听一方之言。
故事起源
- 成语“众盲摸象”的故事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并成为一则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在中国流传广泛,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比喻。
成语结构
- 成语“众盲摸象”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众”、“盲”和“摸象”。
例句
- 1. 他们只凭一面之词就下结论,简直是众盲摸象。2.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们不能只凭个人经验,要避免众盲摸象的情况发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众盲摸象”与寓言故事中的情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群盲人围绕着大象摸索,却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无法全面了解大象的样子。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寓言故事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寓言故事的内容。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井底之蛙”、“瞎子摸象”等,来拓展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多读书才能变聪明,可是我觉得读书没用,这就是众盲摸象。2. 初中生:别人都说这个游戏很好玩,但我觉得一般般,可能是众盲摸象吧。3. 高中生:当我们只凭媒体报道就对一个事件做出评价时,很容易陷入众盲摸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