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砖
拼音qiāo mén zhuān
含义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出处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一日,冲元自窗外往来,东坡问:‘何为?’冲元曰:‘绥来。’东坡曰:‘可谓奉大福以来绥。’盖冲元登科时赋句也。冲元曰:‘敲门瓦砾,公尚记忆耶!’”
典故出处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一日,冲元自窗外往来,东坡问:‘何为?’冲元曰:‘绥来。’东坡曰:‘可谓奉大福以来绥。’盖冲元登科时赋句也。冲元曰:‘敲门瓦砾,公尚记忆耶!’”
近义词
垫脚石
英文翻译
a brick picked up to knock on the door and thrown away when it has served its purpose--a stepping-stone to succes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成语举例:鲁迅《准风月谈·吃教》:“清朝人称八股为‘敲门砖’,因为得到功名,就如打开了门,砖即无用。”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比喻借以谋取名利的工具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古代科举考试,往往要考八股文,应考的人把八股文的套路练熟,以便在考场上应用。如果没考中,就说“撞太岁”,冒险撞运气;如果考中了,就把八股文的那一套程式称之“敲门砖”,进了门完全可以扔掉敲门的砖头。
详细解释
- 敲门砖是由“敲门”和“砖”两个词组合而成。敲门指的是用手敲击门扉以引起对方注意或请求进入,砖则是指建筑用的砖块。将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容为打动对方心门的关键或窍门。
使用场景
- 敲门砖常常用于形容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或方法。例如,一个人在求职时,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来打动招聘者的心门,这就是他的敲门砖。
故事起源
- 敲门砖的故事起源不详。
成语结构
- 敲门砖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动词组成。
例句
- 1. 他的才艺是他成功的敲门砖。2. 在职场上,人脉是一个重要的敲门砖。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用一块砖敲击着一扇门来记忆这个成语。这个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敲门砖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成语有关的知识,如成语的来源、成语的使用技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中表现优秀,这是我得到班干部职位的敲门砖。2. 初中生:我参加了许多社团活动,这些经历将成为我大学申请的敲门砖。3. 高中生: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了英语水平,这是我考取国际交流学校的敲门砖。4. 大学生:我在大学期间参与了许多社会实践项目,这些经验成为我找到理想工作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