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盗安民
拼音mǐ dào ān mín
含义弭:平息;安:稳定。平息盗贼,稳定民生。
出处【出处】:《元史·武宗纪一》:“弭盗安民,事为至重,宜即议行之。”
词语
弭盗安民
拼音
mǐ dào ān mín
解释
弭:平息;安:稳定。平息盗贼,稳定民生。
出处
《元史·武宗纪一》:“弭盗安民,事为至重,宜即议行之。”
详细解释
- 弭:制止;盗:盗贼;安民:使人民安居。指采取措施制止盗贼,保护百姓的安全和利益。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政府或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社会安宁,维护人民的利益。
故事起源
- 《周易·乾卦》:“弭盗安民,无咎。”这句话是指如果能够制止盗贼,保护人民的安宁,就不会有灾祸发生。后来,人们从中提取了“弭盗安民”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
例句
- 1.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弭盗安民。2. 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大案,为市民弭盗安民。3. 古代的官员常常要负责弭盗安民的工作。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弭盗安民”与“制止盗贼,保护百姓安居乐业”这个基本含义联系起来,形成联想来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安居乐业”、“盗贼四起”等,了解更多有关保护社会安宁和人民利益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爱护公共财物,不乱扔垃圾,这样才能弭盗安民。2. 初中生:社会上盗窃案件频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区巡逻,为弭盗安民贡献一份力量。3. 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大打击盗窃犯罪的力度,为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弭盗安民。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弭盗安民”这个成语。